慢性子宫内膜炎。
反复自然流产,是指与同一性伴侣发生的3次或 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而其中的50%的病因不明,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在反复自然流产的众多病因中,有一种情况您不可忽视了——那就是:慢性子宫内膜炎。
今天,广东生殖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慢性子宫内膜炎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在进入正式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样一名患者:
王女士,30岁,既往有2次孕8周内的自然流产的病史,因“计划妊娠2年余未孕,自然流产2次”来广东省生殖医院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术后病理结果诊断提示:慢性子宫内膜炎,CD138阳性浆细胞18个。
什么是慢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指以子宫内膜间质中异常浆细胞的浸润为特点的子宫内膜持续炎症。
反复自然流产与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关系:
慢性子宫内膜炎在研究人群的发病率为24.4%,在反复自然流产的人群中患病率高达57%。经过治疗后,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明显提高[1]。因此,2017年的欧洲指南提出:建议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孕前行子宫内膜活检术,明确是否存在慢性子宫内膜炎[2]。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通常慢性子宫内膜炎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有轻微下腹、腰骶部不适,异常子宫出血、白带增多等非特异性症状。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病因有哪些?
感染因素:化脓性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支原体、解脲脲原体、结核杆菌等;
医源性因素:子宫介入治疗、宫内节育器;
流产或分娩后胎物残留;
子宫腔内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粘膜下子宫肌瘤等。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宫腔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CD138免疫组化检查被认为是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最佳方法。
宫腔镜下的特点:
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局灶或弥漫性充血。
子宫内膜微小息肉(直径小于1mm)。
CD138阳性的免疫组化病理镜下特点: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方案:
口服抗生素治疗:口服多西环素一个周期(100mg/次,2次/日,14d),并在下次月经周期行内膜活检和CD138免疫组化,病检提示治愈率达到92.3%[3]。
对于多西环素治疗无效的,给予甲硝唑(250mg/次,2次/日,14d)和莫西沙星(200mg/次,2次/日,14d)联合治疗,病检提示治愈率达到99.1%[3]。
对于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可以行子宫内膜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必要时配偶同时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反复自然流产的患者,建议行宫腔镜检查排除慢性子宫内膜炎的存在,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妊娠预后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Paul Pirtea, Ettore Cicinelli, Rosalba De Nola,et al. Endometrial causes of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es: endometriosis, adenomyosis, and chronic endometritis. Fertil Steril. 2021 Mar;115(3):546-560.
[2] 乔杰。复发性流产孕前管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年12月第34卷第12期,1309.
[3] KitayaK, Matsubayashi H, Takaya Y, et al. Live birth rate folowing oral antibiotic treatment for chronic endometritisin infertile women with 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J]. Am J Reprod Immunol , 2017,78.
专家介绍
李艳秋
副主任医师
200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获得妇产科学硕士学位。2008年工作至今,在妇科微创手术治疗不孕症,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输卵管复通手术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社会任职:广东省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协会妇科专委会委员。
-END-
作者:李艳秋、张碧云
审稿:韩立薇、张璟
审定:黄伟彪
排版、编辑:蔡佳琪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