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是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使机体整体或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目的进行相关治疗操作,同时维护其生命安全的医学专业。
陈向东
CAA副会长
麻醉学是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使机体整体或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目的进行相关治疗操作,同时维护其生命安全的医学专业。自1846年10月16日William morton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公开表演乙醚麻醉,迄今已175年。175年以来麻醉学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麻醉医师的工作内容早已超出了“麻醉”的范畴。国内麻醉学科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主要包括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疗、以及相关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开始有麻醉科,1989年卫生部发布12号文件将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按照二级学科的要求与标准进行建设。从此,麻醉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围术期医学、快速康复外科(ERAS)、舒适化医疗、麻醉重症与监护治疗(AICU)等概念的提出,麻醉学科已成为医院的平台学科、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尽管如此,目前我国麻醉科学科面临的现实是尚未实现二级学科应有的人员配备(工作压力大、时间长、待遇低导致麻醉医师缺口明显);三级学科业务范畴面临解离(ICU和疼痛科部分医院逐渐独立);走出手术室自我意识不强或削弱(大多数麻醉医师惯性思维、不愿创新);人员构成与实力自比飞跃、横比薄弱(优异生源选择麻醉专业意愿不强,优秀人才储备不足)。为解决以上问题,近年我国行政部门在政策上发布了一些列重要文件来支持麻醉学科的发展,诸如2017年国家卫健委1191号文件《关于医疗机构麻醉科门诊和护理单元设置工作的通知》、2018年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21号文件《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的通知》以及2019年国家卫健委265号文件《关于印发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等国家权威文件。以上文件明确指出麻醉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科是体现医疗机构综合能力的重要临床专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是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适应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文件要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设置麻醉门诊、加强麻醉门诊服务能力、设置麻醉科护理单元并加强麻醉护理服务;深入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医院探索建立门诊无痛诊疗中心、儿童镇静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舒适化的新需要,积极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手术患者医疗服务质量,缩短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尤其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全球医护人员带来巨大挑战,麻醉医师挺身而出,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并赢得患者以及同行的认可和信赖、国家社会的关注,充分体现了麻醉学科的作用与价值。据此,我国麻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适应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舒适化的新需求,必须能够面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
麻醉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一、明确麻醉学科的诊疗范围、阐明三级学科(如AICU、疼痛、麻醉治疗等)以及相关亚专业的相关性与互助性;二、保障麻醉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临床麻醉质量、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并实现三个目标:改善医疗,改进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费用;三、大力拓展手术室外医疗服务如急救复苏、重症监护治疗、麻醉门诊、疼痛治疗、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等舒适化医疗等,建设以麻醉科为主导、多学科合作的“无痛中心医院”,培养麻醉医生接受新的角色,把成为“围术期医生”作为自己未来的基本价值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四、加强麻醉医师培养和队伍建设,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稳定麻醉学本科专业招生规模,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加强医学生麻醉学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单独开设麻醉学专业课程,逐步加大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力度,加强针对性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五、优化麻醉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增设麻醉科护士、技师等辅助人员岗位设置,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麻醉科配备麻醉科护士,在麻醉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围手术期护理、疼痛患者管理,以及麻醉相关的设备、耗材、药品、文档信息整理等管理工作,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配备麻醉科技师,从事麻醉相关设备保养、维护与维修。六、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开展转化医学研究,保证现代麻醉学科持续发展的基础,并积极提升在国际同行中的学术影响力。
本文来源: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