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复发难治性淋巴瘤,创新药物将带来治疗新突破
「 淋巴瘤日专题报道 」
复发难治性淋巴瘤,
创新药物将带来治疗新突破
在淋巴瘤治疗中,医生和患者最担心的就是“复发”,因为治疗手段和药物有限,复发后的病情很可能快速进展,患者的生存期将大幅下降,以恶性侵袭度比较高的外周T、NK/T细胞淋巴瘤,包括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为例,复发后生存率平均只有3.8个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主任医师蔡清清提到,病情进展到晚期的患者,尤其是术后复发或不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预后较差,此类患者面临着生存期短、生活质量差、副作用等挑战。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创新药获批上市,复发难治淋巴瘤过去多采用放、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在增加了免疫治疗、免疫靶向治疗、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CAR-T细胞治疗等,使淋巴瘤的治愈率不断被提升。
不同类型复发率不一样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除了指甲和头发丝之外,淋巴瘤可以长在人体的任何部位。根据不同部位表现出来的症状不一样,分型也很复杂,大体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对于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化疗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仅为1.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仅为3.0个月,大约40%-64%的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经一线治疗后仍出现复发或进展,且复发后化疗预后情况较差。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晚期患者的挽救治疗选择同样有限,且通常伴有巨大的治疗负担,尤其是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术后复发或不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预后较差。
蔡清清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复发和病情是密切相关的,有些种类的淋巴瘤本身复发几率就非常高,这就是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出现复发;还有一种因素可能是因为前期治疗不够彻底,没有把肿瘤完全打下去,残留的肿瘤是复发的高危因素;另外就是治疗结束以后没有规范随访,也可能是复发的一个高危因素。”
对于部分缓解和没有缓解的病人是不存在复发这种情况的,复发存在于治疗效果非常好,可以说已经治好的病人,这部分病人过一段时间病情又出现了,就称为复发。蔡清清解释,“淋巴瘤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复发率,其复发率与之前接受的治疗有密切关系。如果之前采取的治疗不规范,复发率会增加。”
创新药或将改变生存结果
淋巴瘤的整体复发率高达60%,大城市复发率略低,也要在30%~40%,这些患者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武田抗肿瘤业务部门负责人黄皓宇认为,全新的抗体偶联靶向药物进入临床,或将给部分患者提供新的诊疗方案,改变其生存结果。
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都是表达CD30的淋巴瘤亚型。作为靶向CD30的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获批用于成人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以及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武田中国抗肿瘤业务部门负责人黄皓宇
武田中国抗肿瘤业务部门负责人黄皓宇说道:“相对于传统此类型药物单抗,该药在CD30单抗的基础上通过特备的工艺方法改进,把单抗与化疗做桥连结合,CD30其实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当肿瘤细胞标记CD30阳性时,单抗能走到它表面上和它的受体结合,随后释放出化疗药物直接进入肿瘤细胞,这种机制的副作用更可控,比化疗安全性要高。”目前,这款创新药已经覆盖全国近200家的医院。
“还需要强调的是靶向CD30抗体偶联药物的应用,检测是非要重要的,就是要找到这个靶点,才能找到适用的人群,因此我们计划和全国各医院开展CD30的检测项目,同时也让更多患者知道这项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质,使患者尽快从创新药中获益。” 黄皓宇说。
对于淋巴瘤的治疗黄皓宇认为还存在更多可能性以及创造性,比如双靶向治疗,靶向和免疫结合等联合联合治疗,武田未来在相关免疫肿瘤的产品也会继续加大研发和投入,尤其在复发难治的弥漫性T细胞的淋巴瘤会有一些布局,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更多淋巴瘤患者提高生存率,甚至是达到治愈的可能。
转载自健康时报客户端
编辑:石梦竹
排版: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