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们夸我衣品明显提升,问有什么诀窍? 其实,哪里有衣品提升?都是之前的旧衣服、过去时的审美! 只不过原来穿着以舒适为主,T恤、牛仔、运动鞋居多。
最近朋友们夸我衣品明显提升,问有什么诀窍?
其实,哪里有衣品提升?都是之前的旧衣服、过去时的审美!
只不过原来穿着以舒适为主,T恤、牛仔、运动鞋居多。
最近开始裙子、正装、高跟鞋,看着就优雅、精神许多。
为啥着装风格会有改变?
因为最近瘦了8斤!这一个多月,汛情加疫情,家里失去外援,只好自己下厨做饭。一方面懒得做,能不做就不做;一方面做的难吃,自己都吃不下。于是,被生活所迫,把自己饿瘦了!
这8斤瘦的肉眼可见——背薄了,有腰了,眼大了,脸小了。同样的衣服,看着就是比原来精神!
受到鼓舞,我开始穿裙子,也开始愿意花点时间略施打扮!然后,得到了同事和朋友的赞美,心里美滋滋的,更有动力去改变!就这样,启动了自我管理的正向反馈模式!
说到减肥这个事,我下决心不是一回两回,自认为方法很科学、很闭环。不就是管住嘴、动动腿?不就是定计划、去执行、看数据、再优化……每次讲预算管理,减肥都是逻辑完美的科普案例。然而现实是,屡屡失败!最终,我放弃了减肥,同时,也放弃了对美的追求。
这次汛情加疫情带来的意外收获,大大鼓舞了我的士气,一下子开启了我的自律模式。过去晚睡晚起、四肢不勤的我,现在每天早上晨练、中午组团快走,晚上还要抽时间溜达。过去“一顿不吃饿得慌”、要吃就爱“保重”菜的我,也渐渐习惯了午饭少吃、晚饭不吃。汗腾腾、热乎乎,血液贲发的状态,让人有点上瘾。肚子瘪瘪、腰间垮垮,步履轻盈的感觉,倍觉清爽痛快。以至于我自信满满,准备再接再厉,继续减个几斤。
到底是什么驱动着我,由自暴自弃的躺平模式切换为健康向上、孔武有力的自我管理模式?自我管理的开关在哪里?
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飞轮效应”——一开始你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让飞轮转动一点点。随着力量的积累,飞轮会越来越快。到了某一临界点,飞轮的重力和惯性成为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用很小的力气,飞轮依然会快速运转!
意外的汛情疫情,帮我突破了生理惯性,跨越了体能临界点。然后,“飞轮效应”开始做工。我不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就可以保持过去期望却难以实现的健康生活和瘦身状态!
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触动。最近一段时间,我持续在思考,以期实现管理认知上的突破,以及实践上的举一反三。
这件事说明,有效的自我管理,除了意志力,以及过去我比较熟悉的管理方法,还需要基于心理学规律,寻找撬动自身能量的杠杆和切入点。我们不需要均匀用力,而是要在某些时段密集性、碾压性投入,其他时段轻轻松松即可。
同样,团队管理也必须基于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知识。譬如对于难度较大的组织变革,就需要对职工进行分类,基于不同的心理机制,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早参与的极少数,是理想主义者,是坚定的同盟军,要靠理想和信念驱动,给平台、容试错;再后来的少数,有一定的主动性,要靠好奇心、鼓励驱动,多点赞、多指导;接下来的早期大众,持观望态度,靠信心和利益驱动,出台激励政策;再往后的晚期大众,害怕惩罚,靠恐惧来驱动,出台约束措施……掌握了这些规律,推动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过去我研究管理理论、开展管理实践,总是喜欢从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上着手,流程再造、PDCA循环、四个维度……自觉很有道理,但推行起来总觉得吃力。需要咬紧牙关、率先垂范、苦口婆心、紧盯不放,打仗似的聚精会神,才略有成效。而略一放松,马上会一落千里。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了对人性、对群体行为规律的洞察、体谅和顺势而为。
管理学是综合了商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发展而来。同时,因为管理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因而,不论是基于“经济人”、“社会人”,还是“复杂人”假设,管理活动必须围绕“人”,基于人性和群体行为规律,融入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常识,找好时机和切入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建立动态的、增强回路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所谓的科学管理,必须两手抓、两手硬。一边是技术和工具,一边是心理和动机。忽略任何一个,管理活动都难以发挥预期的功效,也难以实现应有的持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