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女子查出癌症,2年前已出现症状!这类人群高发……

2021
09/16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渐渐变成高发病和常见病。随着体检的普及,一些人发现自己被检出甲状腺结节。一看到结节肿大,有的人就会慌了:这个严不严重?会不会恶化?要不要手术?手术后会不会留疤?


 

 
需要知道的是,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不需要手术,做好复查随访就可以。  
但也有例外。最近,浙江杭州25岁姑娘小丽(化名)就中招了。  
1  

两年没复查 
甲状腺结节变成癌
早在两年前,小丽就查出了甲状腺结节,形态也不好。当时医生说结节还小,可以密切随访。
但小丽害怕手术会在脖子上留疤,所以能拖就拖。而且她发现身边很多女同学都有甲状腺结节,就没当回事,医生嘱咐的定期随访也被她抛在了脑后。


今年,小丽在入职体检时发现结节变大了。B超提示,结节大小1.2cm,形态不规则、直立状,内见沙粒样钙化,可见短棒状血流。
两年没复查,小丽的甲状腺结节恶化了。医生考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
小丽这才害怕了,赶紧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明确小丽得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
“虽然是甲状腺癌,但属于早期低风险组,B超和CT都没有发现转移的淋巴结,可以通过腔镜进行根治性手术。”主任医师孟柠告诉小丽,“可以经胸前入路,或者经口腔入路,完成精准手术,让颈部不留疤痕。”
小丽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做腔镜甲状腺癌切除术。
医生在腔镜下,切掉了小丽病变一侧的甲状腺腺叶、甲状腺峡部,清扫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十多枚淋巴结均没有发现转移。最终,手术很顺利。
2  

到底哪一种结节才危险? 
报告单上出现这几种字样要注意!
甲状腺结节多见于中青年人群,高发于30至50岁的女性,而且女性和男性发病比例约为3∶1。此外,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高。
从专业角度讲,甲状腺结节根据病因可以分为5种类型:甲状腺炎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性病变、甲状腺腺瘤、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上约 5%~15%)。除了最后一种是恶性病变,前面4种多数是良性的病变。 
可以根据B超下甲状腺结节的形态来区分病变程度,也就是检查结果中的TI-RADS分类。
TI-RADS分类可以分为6类,其中TI-RADS 1类、TI-RADS 2类高度提示良性。
TI-RADS 3类属于不太典型的良性结节,如表现复杂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恶性风险小于5%。
TI-RADS 4类为可疑恶性结节,4类再分成4a(恶性风险5-10%)、4b(恶性风险10-50%)、4c(恶性风险50-85%),恶性风险5%~85%。
TI-RADS 5类高度提示恶性,是典型的甲状腺癌,恶性风险85%~100%,怀疑甲状腺恶性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归为5类。
TI-RADS 6类是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病变。
一旦发现报告单上出现TI-RADS 3类、4类、5类等字样,请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    
医生表示,如发现报告单上出现异常分类,或是发现有六大关键词:纵横比≥1、边界模糊、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微钙化、实质性、形态不规则,请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其他检查,如FNA、甲状腺功能等来最终确定结节的性质。  

3  

检出结节 
四个认识误区要厘清
查出甲状腺结节,切忌这两种极端:一是不闻不问,认为是小事;二是发现结节后非常恐慌,总焦虑结节恶变。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徐波进一步指出,检出结节后,有四种误区需要厘清。 
误区一:相安无事多年,可以不处理?  
这需要医生专业判断:一看结节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二看对人体是否有影响、有危害。  
发现结节后,首先应由医生判断结节的性质。如果是无症状、不影响健康和外观的良性结节,可随访观察,暂时不进行治疗,选择动态观察。但要牢记需要根据结节情况和个体特质及时复诊,不要等到出现恶性或者严重情况才去采取措施,到时候可能“小病养成大病”,为时已晚。 
误区二:切了就能一劳永逸?   
有些患者在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后就非常恐慌,心理压力很大,强烈要求医生将甲状腺切掉。但是,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甲状腺功能不足,人的身体状态也会受到破坏。  
虽然手术确实是最彻底的处理方式,但是不建议一发现结节就切除。一方面很有可能无法根除,还会再长,另一方面手术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创伤。  
是否手术,要评估结节的性质,结节存在的影响和危害,是否处理的利弊衡量。
临床上发现结节后,应先进行首次评估,确定诊疗方案。如果采用的是随访方案,可能需要3到6个月甚至更长,比如1年复诊一次,保持动态监控。
误区三:结节大于4厘米,一定要全切?    
结节大小并不是判断手术的绝对指标。比如4厘米,这个数值只是一个相对界限,仅供参考。   
选择是否进行切除的关键是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如果是良性病变,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例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者是淋巴结增大等,可以不用药物和手术治疗。
如果经诊断发现是恶性结节,也是甲状腺癌,就需要做甲状腺手术。 
误区四:甲状腺手术影响发声?     
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分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半切)和甲状腺全切术(切除全部甲状腺)。目前的快速康复外科技术下,术后两天左右就可出院,2周左右基本上可恢复正常。   
在手术过程中,因为距离支配声带活动喉部神经非常近,很多人会担心会造成声带运动障碍。
徐波介绍,手术确实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在切除甲状腺结节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影响声带活动导致发音变化的情况,有一定概率造成声音嘶哑,或发音的改变,但是发生概率极低。同时医生会采取针对性地保护措施来预防此类情况发生,无须过分担忧。 
另外,对于良性、较大(大于等于3厘米),影响外观或者对患者产生心理压力的良性结节,可以采取微创消融手术。该方式具备创伤小、疗效明确、安全性高、患者恢复快的特点,同时也在最大限度保留甲状腺正常组织,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轻微,术后多数无需服药。
-THE END-

来源: 广州日报、健康杭州、广州日报健康有约、科普中国、新华网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淋巴结,癌症,症状,腔镜,风险,概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