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连续两天发烧,深夜被推进急诊,竟然被迫截肢!

2021
09/16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免疫力低者感染可能性增加80倍。

深夜,一名71岁的老人匆匆被推进急诊室。他已连续两天发烧,左手掌出现了3.5厘米×4.5厘米的出血性大疱,前臂也出现了红斑肿胀,甚至有些发黑。疼痛非常剧烈。
医生紧急给患者实施了外科手术,并从出血性大疱中分离出了一种细菌——创伤弧菌,这是事故的罪魁祸首。尽管患者及时接受治疗,但皮肤病变还是发展成了深部坏死性溃疡,他的左前臂也被迫截肢。

为何老人会遭此不幸?起因是发病前12个小时内,这位患有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老人刚刚享受了一顿生海鲜。而这“正中”创伤弧菌“下怀”。
此时恰逢蟹肥虾美之时。专家提醒,想饱餐海鲜的朋友必须警惕创伤弧菌这个“蒙面杀手”。创伤弧菌的分布和习性如何?哪些人易感染创伤弧菌?如何在饱餐海鲜的同时避免踩雷?

处理或食用海鲜都可能感染


创伤弧菌是一种致病菌,像幽灵一般游荡在江河入海口、微咸的池塘、浅水海湾及海底沉积物之中。与陆地菌种不同,创伤弧菌具有噬盐、高钠、噬温、乏氧、寡营养等特点,喜欢藏匿在鱼、虾、贝类等海鲜中,伺机而动。
当海水温度超过20℃时,创伤弧菌繁殖十分活跃,贝类海产品的创伤弧菌携带量达到最高。夏秋季是创伤弧菌感染高发期。
最早见诸报道的创伤弧菌感染病例发生于1970年,一个叫罗兰德的人发现创伤弧菌感染导致小腿坏疽和内毒素性休克。此后,在美国、丹麦、西班牙、以色列及我国台湾、浙江温州等一些沿海地区相继有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报告。
创伤弧菌以致病力强、感染死亡率高而赫赫有名。通常,创伤弧菌在两种情境下发起进攻。一是人们食用携带创伤弧菌的鱼、虾、贝类等海鲜,据统计,在无伤口的创伤弧菌脓毒症患者中,90%是因为食用了携带创伤弧菌的生牡蛎;二是原本就有的伤口接触到海水或海鲜,或在处理海鲜时被扎出伤口而导致感染。
无论是处理海鲜还是食用海鲜,都有可能染上创伤弧菌。
感染创伤弧菌后会有哪些症状?食用海鲜时感染创伤弧菌的潜伏期大约是12小时至4天,患者会发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烧或打冷颤,下肢皮肤会感觉疼痛,接着就是红疹、水泡的发生和溃烂,最严重是休克甚至死亡。若是从伤口感染创伤弧菌的话,在12小时之内,皮肤开始出现红、肿和水泡现象,最后成为坏死性筋膜炎。
据统计,创伤弧菌伤口感染的病死率在20%左右,在感染创伤弧菌后发展为脓毒症的人群中,病死率可以高达50%左右。创伤弧菌感染后重症和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很高,有数据显示,95%的海产品相关死亡由创伤弧菌引起。

免疫力低者感染可能性增加80倍


免疫力低下的人更易受创伤弧菌的攻击且造成的危害更大,患有艾滋病、糖尿病、肝损伤、酒精性肝硬变、遗传性血色(铁)沉着病和慢性疾病等人群尤其要警惕这种细菌。
创伤弧菌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细菌,因感染途径不同,引起的疾病可能有所不同。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而引起急性胃肠炎,感染者通常会到消化科门诊、肠道门诊和急诊就诊。经皮肤感染创伤弧菌,皮肤主要表现是局部红肿疼痛、出现大疱疹,此类感染者会到外科门诊或者医院急诊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贝类(尤其是牡蛎)后,可发生侵袭性败血症。据资料统计,创伤弧菌在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特别是慢性肝病患者)中发生血液感染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80倍,感染者可能因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经消化道感染和经皮肤感染创伤弧菌都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这样的患者病情危重,通常会到急诊就诊。

医生提醒,患者伴有高热、昏迷、意识不清等休克表现,应立即前往医院感染科或急诊就诊,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在详细询问病史、完善病原学相关检查后,医生会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四环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有组织坏死和感染性休克风险,外科医生可能会紧急进行伤口的清创甚至截肢手术。感染后重症病例的病情发展很迅速,大多数在感染后48小时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了挽救生命,医生有时候不得不给患者感染的肢体进行截肢处理,因为一旦犹豫,可能就会失去生命。
如果有急性肾损伤、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在使用抗生素基础上医生会安排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可能需要抢救治疗和器官替代治疗,例如肾透析、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并非不治之症但预防很重要


有人担心创伤弧菌感染容易漏诊误诊。
食用海鲜导致的肠道感染和普通食物中毒难以区别,确诊需要等待粪便微生物培养,而创伤弧菌的检测需要特殊培养基,普通培养阳性率低,所以容易漏诊误诊。不过消化道感染一般症状轻,抗生素治疗后患者恢复顺利。
相对来说,皮肤感染一般很少漏诊误诊,因为该病的皮肤表现为大疱性的蜂窝织炎和组织坏死。但如果出现坏死性筋膜炎,就容易和气性坏疽混淆,和其他细菌感染(例如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容易混淆。
创伤弧菌感染漏诊误诊往往是因为患者未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或患者入院时已出现感染性休克而意识不清,医生可能无法准确获知患者接触过什么。
专家提醒道,最近吃过生海鲜,特别是生牡蛎,或接触海水后发生伤口感染,都应及时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病情考虑是否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如果从患者的粪便、伤口或血液中发现弧菌,就可以确定感染。
总体来看,如果患者有海水海鲜接触史,而医生对创伤弧菌又有所了解,一般不容易漏诊误诊。由于沿海地区创伤弧菌感染发生率高,医生一般有所了解;内陆地区该病少见,有些医生不了解该病可能漏诊,所以,在夏秋高发季节应做好宣传。
创伤弧菌感染并非不治之症,如果在症状开始出现时及时使用四环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缓解,两周左右即可恢复。预后差的是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如果到医院时已进入休克,那么即使及时接受治疗病死率仍然超过30%。
为防止创伤弧菌感染,要彻底煮熟海鲜;避免伤口接触海水或生海鲜;处理生海鲜时戴防护手套,小心被割伤。如皮肤出现发红、肿胀和疼痛等感染症状,及时咨询医生。高危人群夏秋季到海边旅游、食用海产品需要做好预防工作。
-THE END-

来源:科技日报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病死率,急诊,截肢,皮肤,伤口,贝类,漏诊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