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手绘便便思维导图的护士,你给她打几分?
在医护人员的眼中却成了宝。
在淮安有这么一位护士,
手绘了一份“便便思维导图”,
让“重口味”的排泄物跃然纸上,
变身疾病的“信号弹”。
纸上这些五颜六色的便便
看起来是不是还挺可爱,
每种颜色后面对应着数种疾病,
即便是一个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人
看了也是一目了然。
绘制这份思维导图的护士叫张媛媛,
在小儿外科已经工作十年了。
“和便便快乐相处”是她和同事们必须具备的技能,
这也是激发她创作这样一份手绘的原因。
“外科住院的孩子,他们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除了通过仪器的监测,排泄物也是重要的参考标准,特别是胆道闭锁和胃肠道术后的孩子,排泄物的状态最直观的。”我院小儿外科护士张媛媛说。
据了解,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里都是一些病情危重的患儿,由于是无陪护病房,所有身体上的变化都需要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排泄物是反映患儿身体状况的一个重要参照物,为了让床位医生第一时间对患儿的病情做出判断,七年前,小儿外科建立了这样一个主要交流排泄物照片的工作群。
当班护士会将孩子们排泄物的照片第一时间发到群里,供医生参考以便及时作出判断。所以提高对排泄物的认知能力,对于这里的医护人员特别是刚工作不久的“小青们”来说确实很有必要。
“通过收集资料以及临床经验,我把所有排泄物的颜色进行汇总,每一种颜色所反映的疾病以及孩子的健康状况,以树状图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个手绘让我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目前还是初稿,下一步还会和我的同事们进一步完善,希望能真正应用到临床,助力孩子们早日康复。”张媛媛说。
“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
可见护理工作的确是临床医疗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
提升护理技能需要“多条腿走路”,
研究型、专家型护士的增多,
必将减轻病人痛苦,
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不断提升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同时也为病人以及病人的家长带来了非常好的宣教效果,为年轻护士的带教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小儿外科护士长孟红艳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