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相声大会——“搞笑诺贝尔奖”又双叒叕来了!
科学界相声大会——“搞笑诺贝尔奖”又双叒叕来了!
你知道男人留胡子是为了打架更狠吗?
你知道啪啪啪可以治鼻炎吗?
你知道潜艇上消灭蟑螂的最佳办法吗?
或许有人会想,你是闲的吗?
当然,我不闲,但是有群科学家很“闲”。
其实,这些研究获得了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诺贝尔奖(IgNobelPrizes)成立于1991年,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每年颁发10个奖项,以表彰那些首先让人们发笑,然后又让人思考的科学成就(Research that makes people LAUGH, and then THINK)。
除了对标诺贝尔奖的生物、化学、医学、物理、和平和经济等奖项之外,还包括其他随机的细分奖项,年年都充满了惊喜。
因为疫情,“第31届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改为线上举办,并在线上增加了扔纸飞机的环节。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搞笑诺奖也有特定的主题——工程(engineering)。所以,今年的奖品就是一个齿轮和面额高达10,000,000,000,000的津巴布韦币(约合人民币0.18元)。颁奖方式依旧贯彻了组委会节俭便宜的作风,提前以PDF的形式发给获奖者,让获奖者打印后自行组装。
医学奖:
想改善鼻塞,首先你得有个对象
大家都有过鼻塞的时候,这是鼻粘膜充血导致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跟荷尔蒙变化都可以打开鼻腔的气道。
以此为前提,德国海尔布隆SLK诊所的教授塞姆·布卢特和他的同事找了18对夫妇进行了实验——测试鼻阻力和空气流量。结果研究表明,性高潮是一种有效的鼻腔减充血剂。
这群科学家们评估了5个时间点的鼻呼吸效果,包括性交前后和减少鼻充血喷剂的药物使用前后的的鼻呼吸情况,得出结论:一次性生活可以改善鼻塞60分钟,但3个小时内又会恢复原状,当然不能像鼻腔喷雾那样可以持续12个小时。
尽管布卢特承认他并没有从每个人那里获得确凿的数据,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鼻塞被疏通的机制,但布卢特认为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
生物学奖:
一起喵喵喵喵喵
撸猫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猫主子的心思一定很难猜。
Schötz是瑞典隆德大学的一名科学家。在偶然的一次谈话中,她了解到迅猛的猎豹和小只猫咪的呼噜声频率都在30赫兹左右,感觉十分有趣,便立即开始记录了自家4只猫的叫声,并沉迷数年。
通过对名为唐娜、洛基和涂布等猫的观察,从2011年到2016年,她撰写了五篇相关研究论文。
她发现猫咪能发出十几种不同的声音:咕噜声、唧唧声、颤抖声、颤音、尖锐声、喃喃自语、喵喵声、呻吟、吱吱声、嘶嘶声、嚎叫声、咆哮声……研究表明,咕噜声和喵喵声是最常见的猫叫声。而且,猫会根据环境发出不同的声音,例如通过窗户观察鸟类或觅食时。
看完这项研究,总有一种“听闻一席话,胜读一席话”的感觉……
和平奖:
留胡子,更抗揍!
美国犹他大学的伊桑·贝塞里斯等人合著的一篇论文称,人类男性进化出胡须是为了防止面部遭到拳击。
科学家发现,男人爱留胡子并不仅仅是因为文化原因,男人们在斗殴中经常会击打对方下颌骨导致对方骨折。但如果在脸上留了胡子,就相当于多了一层缓冲。在这项研究过程中,没有人真的被一拳打脸,而是用家养绵羊作为皮肤样本,将样品放置在由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骨类似物上,用铁砧从高处落下来砸。
研究人员发现,带毛的样品比拔毛的样品吸收的能量高出近30%,这表明“毛发确实能够显著降低钝击和吸收能量的冲击力”。
生态奖:
你的益达,让笑容更美更强大
对于清洁工来说,一块被咀嚼过的口香糖是难以清理的垃圾;但对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的莱拉·萨塔里等人来说,口香糖中还隐藏着未知。
通过对法国、希腊、新加坡、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地方街头的废弃口香糖进行研究,在3个月的时间内,被扔掉的口香糖中的微生物(口腔微生物),包括在牙龈处的链球菌或棒状杆菌等,会让位于其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占比各不相同。而这些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以用于法医鉴定,或者是进行DNA方面的科学研究。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一些环境微生物在口香糖的自然生物降解中发挥了作用,其中还可能存在降解其他生物材料的菌株。
化学奖:
看爆米花电影,能闻到爆米花味吗?
每次看恐怖电影时,我们可能都会因为某个镜头心跳加速,呼吸也会变得急促。那看不同的电影,呼出的气体也会变得不一样吗?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测量了电影院内观众在看电影时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以此来研究观众在观看电影特定场景时呼出的气体是否与电影中的脏话、暴力、性、吸毒以及反社会行为有关。
研究发现,观众的脉搏和呼吸频率一致增加时,特殊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二氧化碳和数百种其他VOCs的相应上升,这种效果在悬疑和喜剧电影中最为强烈,而恐怖电影中的异戊二烯水平差异很大。这也证实了空气中的一种以挥发性有机物形式存在的化学物质,能够反映出观众所观看的电影情节。
他们还建议,如果能在影片试映期间监测电影院的气味,来衡量电影内容对观众的影响,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
物理学奖:
为什么行人大多时候不会撞到彼此?
动力学奖:
为什么行人有时会撞到彼此?
你没看错,这项研究真的有两个人在实验,还获得了不同的奖。
为了理解行人间的行为逻辑,费德里科·托斯基教授和大学研究员亚历山德罗·科贝塔对埃因霍芬火车站500万名乘客的步行路径用粒子模型进行分析。他在三个火车站里分别架设了Kinect传感器,在5个多月的时间内收集了行人走过的路径,把每个行人等效为相互作用的粒子,并假设这些粒子之间存在一种“社交力”(Social Forces)。
而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亚历山德罗·科贝塔和他的同事否定了粒子模型,选择了不同的试验方式。他们找来了54名大学生,其中一半作为“低头族”,并随机分成两组走向不同方向。研究发现,人群中部分人失去了主动判断能力之后,和其他人碰撞的概率提升了。
昆虫学奖:
在潜艇里如何杀蟑螂?
在家里碰到蟑螂时,我们能抄起拖鞋、举起杀虫剂。但是有没有想过,怎么杀死潜艇里的蟑螂呢?
潜水艇在水下时会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使用杀虫剂,就会在空气净化系统里不断循环,导致船员中毒。为了解开这一疑惑,美国海军一个研究小组用8艘潜艇做了一个对照分组实验。
其中,3艘潜艇使用丙硫磷杀虫剂,剩下的潜艇则喷洒敌敌畏(高效有机磷杀虫剂)。最后,他们采集了通风前后潜艇内的空气样本,并观察了灭蟑情况后,得出结论:敌敌畏(高效有机磷杀虫剂)能杀死97%至100%的蟑螂,而且空气可以在1至4小时内恢复到安全水平。
只可惜,这种方法对蟑螂卵没有效果,所以研究人员建议在两周后,等残余的蟑螂卵又孵化了,再对潜艇进行一次处理。但是,敌敌畏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广泛限制使用了。
运输学奖:
空运犀牛,一共几个步骤?
今年5月开始,17头野象“南归”牵动着许多人的心。这一路上,为了保护象群免受惊扰,人工并未干预野象的迁徙。
但在非洲南部的纳米比亚,由于黑犀牛的栖息地受到人类活动的侵扰,产生过多的近亲繁殖。因此,已经到了不得不人工介入的地步。但考虑到当地地形崎岖,空运成了最佳选择,但问题是,什么样的姿势最合适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与犀牛的健康密切相关。空运前,黑犀牛需要被注射阿片类药物,这类药物会导致犀牛出现血氧不足、肺换气不足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运输姿势或许会影响犀牛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对此,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宾·雷德克里夫等人研究了12头犀牛在倒立时和平卧时被吊起来时的身体反应。事实证明,四脚朝天的犀牛的肺部没有遭受明显的损伤。
以上就是获得今年搞笑诺贝尔奖的所有研究。
这些研究虽然看似无聊,却尊重了科学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正是有了他们的钻研精神,或许未来某一天会探寻出这些“搞笑”背后更多的未解奥秘。
参考文章:
[1] 梅斯医学:《2021年搞笑诺贝尔奖公布,啪啪啪可以治鼻炎荣获医学奖》
[2] 环球科学:《性行为能让鼻子更通气;留着长胡子更抗打?今年的搞笑诺奖它来了!》
来源:思齐俱乐部
整理:Janessa
排版:Joyce
责编:Adam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