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1978年,17岁的王平凡考入河南省医科大学(现郑州大学医学院),从此,他踏上了医学这条艰辛又幸福的求真长路。
38年的从医生涯中,王平凡手术例数近2万例,国内只有极少数专家可以达此级别;手术病人的年龄包括从刚出生30小时的新生儿至九旬老人。因为他的突出贡献,我院是中原地区唯一不请外援而能实施心外科全部手术类型的医院,且手术技术和质量均处于全国第一梯队。王平凡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拥抱心外科最新技术。其中30余项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6项(例)成果系国内外领先(首报)。2009年3月,他所研发的“带三分支覆膜支架”获得国家专利,使世界性难题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获得重大突破。这意味着,他让一台绝大多数外科医生毕生也不能主刀的超一级手术变为相对简单、安全系数大大提高的一、二级手术。他获得多项荣誉称号:2006年第二届河南优秀医师奖;2007年第四届中国医师奖;2015年全国医德标兵;2019年第二届“人民好医生”称号;曾连续四次获得中国名医百强榜TOP10之列,其中大血管外科三次,综合心外科一次。这表明他和他的团队在成人心血管外科最复杂、难度级别最高的主动脉夹层手术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曾先后帮助国内30余家三甲医院开展此类手术,每年达300余例。他带领他的团队,技术上达到了同行难以望其项背的成就。王平凡说:没有秘诀,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和老一辈专家薪火相传,和心外科每半年举办一次的总结大会、以及全年坚持的每周一次的疑难病例讨论晨会分不开。”总结大会已经持续了21年,每周一次风雨无阻的学术晨会也已召开了近300期,总结、反思的学风深深影响着我院每一位医护人员,滋养和引领着每一代学人的精神和意志力,使之永不满足,永不止步。事实证明,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医生的成长、对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医院的发展创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疫情肆虐,人人自危,不巧的是这也是主动脉夹层的高发期。面对死神和患者,王平凡和他的团队选择执着坚守、选择白衣执甲、选择义无反顾,逆行深入疫情重灾区转运危急重症患者,累计收治主动脉急诊夹层患者888例,且达到了医护零感染。这些成绩的取得,在全国同类医院中绝无仅有。如果,你听过他说“治疗时,患者的每一种身体和心理反应都在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做得更好”的话语;如果,你见过他做心脏搭桥手术时,为了给患者节省百余元一根的手术缝线,他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少用10多根的“斤斤计较”;如果,你见过他为了节省患者咨询时的电话费,要求医护人员用我方电话再次拨打回去的恻隐之心;如果,你看到过晨会和年终总结大会上,他无情地解剖自己解剖他的伙伴时的仁勇智慧;如果,你看到过患者望向他那信赖的眼神,你,一定感受到了患者的敬爱之情。
医护人员,心外科,主动脉,手术,夹层,技术,医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