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以上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约为8%。
45岁以上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约为8%。手术创伤刺激会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促进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除炎症、手术应激、高凝等诱发因素外,围手术期缺氧也可导致心肌缺血。其中,心肌耗氧与供氧失衡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主要原因。氧疗是提高动脉氧分压和组织氧张力的简单方法。术中给氧增加氧气输送,可降低心肌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存在严重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受益于补充供氧。
尽管术中供氧对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已有深入研究,但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补充氧气可降低患者心率,既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增加心肌供氧量,理论上可以降低心肌氧需求和供应失衡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夜间氧疗可显著降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脑钠肽浓度,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然而,一项探究围手术期高氧分压对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和肺部并发症影响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术中吸入80%氧浓度可能增加患者长期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疾病的风险。也有研究表明,80%氧浓度对术后心血管并发症没有显著影响。
围手术期NT-proBNP升高是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有效预测指标,也可以作为心功能的监测指标。肌钙蛋白T升高常用来表示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INS),也是术后死亡率的预测因子。提高吸入氧浓度能否减少NT-proBNP、肌钙蛋白T等心脏生物标记物的释放仍不清楚。
2021年10月,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刊发了一项由维也纳医科大学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探究了80%氧浓度相对于30%氧浓度能否改变心血管并发症高风险患者接受腹部大手术后NT-proBNP最高浓度和术后MINS的发生率,以及高氧浓度对此类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0d内心衰、心肌梗死、新发心律失常和死亡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筛选人群:全麻下行择期中、高风险腹部大手术;预计手术时长≥2h;年龄>45岁。纳入标准:1.冠状动脉病史;2.外周动脉病史;3.卒中史;4.六项(a-f)中满足≥三项: a.年龄>70岁;b.行大手术;c.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d.短暂性脑缺血史;e.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f.高血压病史。以上标准至少满足1项。
排除标准:1.脓毒症;2.术前接受影响肌力的治疗;3.氧依赖患者; 4.严重心力衰竭(EF<30%)。
随机化分组:采用网络随机化和区组随机化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80%氧浓度组和30%氧浓度组。80%氧浓度组:患者手术全程吸入80%浓度的氧气,拔管后面罩吸氧流量为8L/min;30%氧浓度组:患者手术全程吸入30%浓度的氧气,拔管后面罩吸氧流量为3L/min。两组患者均采用平衡麻醉,且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方案相同,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食管超声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并采用EEG监测麻醉深度。
盲法:受试者、观察者和结局评估者三盲。
样本收集与检测:收集患者术前(麻醉诱导前即刻)、术后2h、术后1d、术后2d血液样本,检测NT-proBNP和hs-cTnT水平;术后3d严密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心血管相关并发症,术后30d电话随访患者,如有异常及时查看患者就诊记录。
主要结局:术后NT-proBNP最高值;
次要结局:MINS发生率(MINS判断标准:a.20ng/L≤hs-cTnT<65 ng/L,绝对值改变≥5ng/L,或hs-cTnT>65 ng/L);
其他结局:术后30d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新发心律失常、非计划入住ICU、再手术、呼吸衰竭、出血、死亡。
结果
结论
麻海新知述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