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名单公布。
2021年9月12日上午10:00,中国首个由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发起的民间公益组织颁发的世界级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正式揭晓了2021年生命科学奖(袁国勇 院士、裴伟士 院士)、物质科学奖(张杰 院士)、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施敏 院士)获奖名单!
一、生命科学奖:袁国勇 院士、裴伟士 院士
袁国勇,1956年出生于中国香港,1998年获得香港大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教授。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当选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并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表彰他们发现了冠状病毒(SARS-COV-1)为导致2003年全球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原,以及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为人类应对MERS和COVID-19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物质科学奖:张杰 院士
表彰他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
三、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施敏 院士
03 未来科学大奖的评奖标准是什么?
- 产生巨大国际影响;
- 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
- 主要在大中华地区完成(包含中国大陆地区、香港、澳门及台湾)。完成者的国籍不限。
04 如何用机制保证评审的公信力?
未来科学大奖的评审体系主要参考诺贝尔奖、图灵奖等国际著名奖项,采取提名邀约制和国际同行评议制。
候选人由科学委员会邀请的提名人提名产生,不接受个人申请与机构推荐。每位提名人的推荐工作须独立进行,不能采取联名推荐方式。在确定候选人后,由科学委员会确定五位以上该领域的国际专家,对各候选人被提名的工作成果在工作成就、创新性、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竖向比较。
最终的获奖者名单由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参考国际同行评议不记名投票确定。同时邀请高西庆教授担任监督委员会主席,监督整个评奖过程。
05 如何避免人际关系影响?
版权声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