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为单盲,智能眼镜显示时间滞后及重量(119克)比普通眼镜(25 ~ 50克)重等因素。
本文由“梧桐医学”授权转载
关于桡动脉穿刺这个话题
今天我有话要说!
很多麻醉“老铁们”
桡动脉穿刺基本靠盲穿,
凭借“手感”走天下!
但是“手感”这种东西就很迷
犹如女性生理期
一个月总有几天遭遇瓶颈...
那就放弃?不存在的...
“来,给我推个超声进来”
接下来一阵操作猛如虎
嗯,进了!进了!
在小孩身上做操作,是真的挑战很大,目前,超声引导下的动脉穿刺(图A、B)已经成为儿童动脉穿刺置管的常见方法,由于小儿的外周动脉血管细小,动脉置管难度明显增加,需要麻醉医生熟练地掌握超声引导技术及穿刺区域的解剖知识。
而且需要麻醉医生头部和眼睛不停的在超声屏幕与患儿穿刺部位进行频繁切换,既延长操作时间,也会相应增加操作者的工作量和疲劳感。
别说了,已经感觉到累了!
因此我们深思,还有更好的可视化穿刺方法嘛?
图1 超声引导下超声组(A、B)和智能眼镜组(C、D)桡动脉插管。
来看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从2020年4月7日至12月1日共招募116名儿童患者(小于2岁),被随机分为智能眼镜组(n = 58)和对照组(超声组)(n = 58),研究使用智能眼镜进行首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操作时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和操作者的满意度。
主要结局
是智能眼镜组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首次成功率(当首次穿刺后监护仪上立即出现正常的有创血压波形时,认为置管成功,否则视为失败)。
次要结局
包括再次置管的成功率(10分钟内)、首次和再次置管成功的操作时间、总操作时间和总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血肿、血管痉挛和远端缺血)。
此外研究者还评估了穿刺置管过程中操作者肌肉骨骼的疲劳程度,以肌肉骨骼舒适度、手眼协调能力为度量标准(5分制:1分为最差,5分为最佳)。
研究数据经χ2检验、独立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得出,智 能 眼 镜 组 首 次 桡 动 脉 穿 刺 置 管 成 功 率 明 显 高 于 超 声 组(87.9% [51 / 58]和72.4% [42 / 58];P = 0.036;OR,2.78)(表2)。
智 能 眼 镜 组 的 总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明 显 低 于 超 声 组,操 作 者 的 肌 肉 骨 骼 疲 劳 度 明 显 下 降。(表2)。
表2 对照组(超声组)和智能眼镜组的桡动脉置管结果。
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数据得出,相 比 于 超 声 组,智 能 眼 镜 组 首 次、二 次 动 脉 穿 刺 置管 成 功 以 及 总 操 作 的 时 间 都 较 短。(表3)。
表3对照组(超声组)和智能眼镜组在两次尝试和10分钟内桡动脉置管成功的总手术时间。
小 黄 拿 出 小 本 本,并 推 了 下 智 能 眼 镜...
如上所述,使用智能眼镜可以提高患者首次桡动脉穿刺的成功率,增加操作者的满意度,减少置管次数、以及穿刺置管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建议在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推广。
但此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为单盲,智能眼镜显示时间滞后及重量(119克)比普通眼镜(25 ~ 50克)重等因素,可能对实验结果存在一定影响,如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和操作者积极性等,因此未来仍需要更有力的证据继续考证。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编辑:MiLu.米鹭
校对:Michel.米萱
米勒之声编辑部
米勒之声,用心相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