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后循环供血区及对应综合征

2021-09-14 13:28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综合征)、延髓半侧梗死、闭锁综合征……有没有发现,这些综合征需要你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去记忆(还可能记不住)?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内侧综合征(Dejerine综合征)、延髓半侧梗死、闭锁综合征……有没有发现,这些综合征需要你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去记忆(还可能记不住)?第二天主任提问,“患者出现XX综合征,责任血管在哪里?”你却发现自己大脑空白,哑口无言?


今天笔者带大家换个简单的角度去学习后循环供血区和后循环梗死时可能出现的综合征。

 

椎-基底动脉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供血系统分为前循环系统和后循环系统。后循环系统又被称为椎-基底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占整个脑血流的20%,供应大脑半球后部(部分枕叶和颞叶)、脑干、丘脑和小脑[1]。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及其发出的分支构成。

椎动脉的分支(3条):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

基底动脉由左右椎动脉合成,4条分支: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脑桥动脉、大脑后动脉。

采用口诀,可简单记作“椎三基四,尾椎后下”,即代表椎动脉分支3条,基底动脉分支4条,椎动脉的分支中仅有小脑后下动脉,其余小脑相关的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都是基底动脉的分支。椎-基底动脉系统示意图见图1。

图1:椎-基底动脉部分分支[2]

 


椎-基底动脉供血区

研究者将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区分为近段、中段和远段三部分[1-3],有利于后循环脑卒中的定位,具体分段如图2所示


图2: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区(右侧图片[2]


 
后循环近段供血区卒中综合征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acute posterior-circulation ischemia,PCI)的脑病理损害定位于后循环供血区,可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头晕,但大部分PCI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特定后循环供血区的脑病理损害,产生相对固定的症状组合,从而表现为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综合征,对于PCI具有较高的识别度。这些综合征即可按照后循环供血区来分别记忆。

首先是后循环近段供血区的PCI综合征[1]

具体流程图见图3,3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解剖定位见表1

图3:后循环近段供血区梗死综合征(左侧图片[2]

表1:后循环近段供血区的PCI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解剖定位


 
后循环中段供血区卒中综合征

 
后循环供血区中段供血区卒中综合征有6种[1],具体如下(见图4

图4:后循环中段供血区脑梗死综合征(左侧图片[2]

此6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解剖定位见表2

表2:后循环中段供血区的PCI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解剖定位


 
后循环远段供血区卒中综合征

 
后循环供血区远段供血区卒中综合征有7种[1],具体如下(见图5

图5:后循环远段供血区脑梗死综合征(左侧图片[2]

此6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解剖定位见表3

表3:后循环远段供血区的PCI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解剖定位


本文向大家介绍了后循环供血区的简单划分方法,以及每一段供血区发生缺血性卒中可能出现的综合征,希望能够化繁为简,为掌握复杂的后循环缺血助力。

参考文献:  
[1]Sparaco M,Ciolli L,Zini A.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aemic stroke-a review part I:anatomy,aetiology and clinical presentations.Neurol Sci.2019;40(10):1995-2006.  
[2]Chaves CJ,Caplan LR,Chung CS,et al.Cerebellar infarcts in the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Registry.Neurology.1994;44(8):1385-1390.  
[3]Caplan LR,Wityk RJ,Glass TA,et al.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tion registry.Ann Neurol.2004;56(3):389-398.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循环,基底,小脑,综合征,分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