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一览。
国际麻醉品管制局(毒品管制局)、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再次呼吁各国政府在紧急情况下,包括大流行和与气候有关的灾害日益增多期间,便利获得含有受管制物质的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WTO)表示,在此前发表联合声明一年后,前所未有的贸易限制、药品短缺、感染激增以及SARS-CoV-2的新变种加剧了与维持受管制药品供应有关的问题。
应急反应中对受管制药物的需求有所增加。自COVID-19大流行开始以来,世卫组织已查明了20多种具有全球水平短缺的药物,其中4种含有受管制物质,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治疗COVID-19的严重病例。被列为世卫组织基本药物的吗啡、安定和米达佐兰等国际管制药物对疼痛、姑息治疗、手术护理和麻醉以及药物使用障碍、心理健康和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需要采取紧急行动,确保国家系统改善受紧急情况(包括流行病)和与气候有关的灾害影响的人获得受管制药物的机会。
世卫组织关于紧急情况下受管制药品的准则概述了人道主义紧急情况下管制药品跨境贸易的简化控制措施。
· 修正案、豁免或新规定,允许在紧急情况下对受管制药物使用管制措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 加强伙伴关系,包括依靠有关人道主义机构代表政府开展某些活动:
· 灵活性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及时和适当地使用受管制药物,包括临时和长期解决办法。(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卫健委:医疗机构建立「一站式」投诉解决模式
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细化了投诉接待处理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医疗机构投诉接待处理「十应当」》。
通知指出应当建立「一站式」投诉解决模式,由医疗机构投诉管理部门专门负责。
涉及到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收费等问题;就医过程中存在不满,提出退号、退药、退费等要求;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内容、流程、场所环境设施等不满,要求核查处理并改进的问题等情形,尽量当场解决。
无法当场核查处理的,投诉管理部门应当将情况反馈至被投诉科室,被投诉科室调查核实后将书面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反馈至投诉管理部门,并反馈患者。
投诉处理过程中发生或可能引发危害患者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扰乱医疗秩序等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警或报告,同时向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制定投诉分类标准,形成「投诉—分析—整改—避免发生」的闭环管理模式。(来源:国家卫健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