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被认为是导致患者术后昼夜节律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改变患者的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
全身麻醉被认为是导致患者术后昼夜节律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改变患者的睡眠结构和睡眠质量。据报道,全身麻醉后患者的多导睡眠图显示严重的睡眠剥夺、睡眠碎片化、慢波睡眠(SWS)和快速动眼期(REM)睡眠的减少。术后睡眠质量变差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如术后疲劳、心血管事件和疼痛敏感性增加。针刺已被广泛用于改善睡眠质量,其通过平衡身体气血调节生理功能发挥作用,并且不影响自然的睡眠-觉醒周期。针刺增加血清素和氨基丁酸水平,降低谷氨酸水平,可以缓解中枢抑制,也有助于改善睡眠。发表于2020年9月的Sleep and Breathing的这篇综述探讨了全麻后睡眠质量的变化以及针刺改善全麻后睡眠质量的作用机制,古麻今醉中西合璧专栏编译该文以飨读者。
疼痛
术后睡眠质量下降与疼痛产生相互作用。术后疼痛可能会破坏睡眠,睡眠不足可能会增加疼痛敏感性。一小时的睡眠不足可能足以改变痛感。最近的证据表明,在一般人群中,睡眠时间与第二天的疼痛发生频率之间存在相关性:从睡眠时间相对正常的夜晚(6-9小时)转变到夜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或超过9小时,与第二天疼痛发生频率的显著增加有关。此外,烧伤患者睡眠不足的夜晚预示着第二天会出现更大的疼痛和需要更多的镇痛。因此,改善睡眠质量似乎可以减轻疼痛症状,这可以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之前对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研究证实,术前口服褪黑激素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进而降低疼痛评分和曲马多的摄入量。对于骨科手术患者,使用唑吡坦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轻术后疼痛、疲劳和麻醉药的消耗。
谵妄
睡眠质量差被认为是谵妄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接受关节置换术或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中,术前睡眠中断会增加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谵妄是老年患者的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占总手术量的16.3%。谵妄的过程是波动的,典型的白天轻而晚上重。谵妄通常发生在手术后的5天之内,表现为患者突然的意识模糊,无法区分白天和黑夜,烦躁或大声喊叫。但是,先前的研究表明,在患有谵妄的老年患者中,睡眠干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随机对照试验中采用药物干预睡眠,可使谵妄的发生率降低了12%至43%。
针刺减轻全麻后睡眠质量下降的机制
全身麻醉和术后并发症均被认为会降低术后睡眠质量。尽管诸如唑吡坦,褪黑激素和右美托咪定等药理学方法可用于改善睡眠质量,但药物的副作用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针刺是一种非药理学方法,据报道具有明显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并降低睡眠质量下降的风险。表1显示了不同穴位的临床表现和针刺减轻全麻后睡眠质量下降的机制,图 1显示了不同穴位的位置。
针刺影响睡眠质量的机制
针刺作为治疗失眠症的补充和替代疗法之一,在许多临床试验中被证明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Guo J等人对180例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发现针刺比假针刺在提高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方面更有效。针刺GV29(印堂),GV20(百会)和耳穴可有效改善术后睡眠时间和效率。在健康志愿者中监测脑电双谱指数和心率时发现,电针四神聪(EXHN1)和心舒(BL-15)也具有镇静作用。这些效应的可能涉及以下几种机制。有证据表明,失眠伴有交感神经亢进。失眠患者睡眠期间代谢活动增加,心率升高,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一项有52名参与者参加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发现,在神门(HT-7)和内关(PC-6)进行皮内针刺可稳定患者的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其表现为心率变异性中低频功率/高频功率的比率降低。在另一项大鼠中的研究表明,针刺神门(HT-7)会降低血浆皮质酮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水平。此外,γ-氨基丁酸(GABA) 是一种调节睡眠的重要神经递质。针刺可显著增加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的GABA水平并上调 GABA(A)受体的表达继而产生镇静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Yoon 等提示针刺神门(HT-7)可能会刺激 GABA 神经传递。在缺血性中风模型中,针刺百会(GV-20)还显示出对皮质 GABA 能神经元损伤的预防作用。
结论
全身麻醉可能导致手术后睡眠质量下降并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针刺特定穴位可以改善神经递质水平并调节生物钟基因,从而有效改善术后睡眠质量。
译稿:严兆霞;述评:许华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