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带着自己的影像学片子来门诊看病,这样问道:“医生,你看我这里突出这么大,是不是非常严重,要做手术了?”。
其实,许多人在体检或者偶然拍腰椎的核磁或CT的时候,都会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也不意味着患者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
显示有“腰椎间盘突出”只是影像学报告上写的结果,这和临床诊断是有差别的。事实上,大部分人到了一定年龄都会有突出,但是如果没有引起相关症状,比如说腰疼、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麻木等,没有压迫神经,这个时候不能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疾病,也不用特殊处理。
这也告诉大家,有没有突出和患者有没有症状之间的关系:有突出不一定就代表着有症状,有突出不一定就需要治疗。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一些神经压迫的症状,这个时候椎间盘突出物越大,是不是就说明症状、病情越重呢?这个可能是很多人的误区!
1、大小很重要:
就是说腰椎间盘突出物,它可大可小。大的椎间盘突出,可能危害会更大。但是这里要注意,腰椎间盘突出物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绝对的关系,不是说突出物越大,症状就一定会越重。
2、位置更关键:
可能和突出物的大小相比,突出物所在的位置更加重要。
比如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刚刚好在椎管的中央,这里实际上相对来讲空间比较大,所以大一些的中央型的突出往往并不可怕;
但是突出越往外,它的症状可能就会越严重!比如说很小的一个椎间盘突出,但是位置在极外侧,那么往往这对神经的卡压更加严重。因为这里空间小,神经在这里根本就动不了,无处可去,这时即便是非常小的椎间盘突出,也可能会压迫局部神经,导致严重的症状。
所以一定要明白“大小很重要,位置更关键”!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情需要临床症状、查体和影像学检查等一起来决定。
由上述可知,腰椎间盘突出物越大并不代表病情越严重,这时就算在片子上看见了比较大的突出,但是患者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这时候也不需要手术治疗。但如果突出物所在的位置正好严重压迫到神经,并出现严重的症状,这时就算是突出物很小,也要尽快进行手术干预,给神经解压,避免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那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就需要考虑手术了呢?一般出现腰疼伴有下肢重度的疼痛、麻木,出现下肢无力、走路困难,更严重的患者还有足下垂、会阴区麻木和大小便异常、下肢肌肉萎缩,这些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需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