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已被建议作为一种减肥策略。
众所周知,饮食是决定我们健康与疾病最重要且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控制饮食(尤其是饮食质量)是生活中的重中之重;而对于其他人而言,同样也要控制饮食,目的是要避免罹患糖尿病。因为糖尿病与“全球第一健康杀手”之称的心血管疾病,及由此引发的高死亡率密切相关。
近期发表在 BMJ 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1.298亿(男性7040万,女性5940万),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8%,糖尿病前期患者发病率更是高达35.2%。根据地理分布,北方地区的患病率最高,其次是西南、东北、南方、中部、东部和西北地区。
全国糖尿病(A)和糖尿病前期(B)发病率地理分布,颜色越深,患病率越高
因此,确定更多可改变的相关因素对糖尿病的初级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意义。
近年来,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已被建议作为一种减肥策略。然而,关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糖尿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仍无法确定。因为,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关系;而在一些亚洲国家则显示正相关。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类型因地理和社会经济因素差异而异。亚洲国家通常有较高比例的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约60%),而北美和欧洲国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通常<50%)。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相关数据来填补这一知识差距。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秦先辉团队在 Metab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期刊上发表了题为:Dietary carbohydrate intake and new-onset diabete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China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基于中国多省参与者的数据,全面调查了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类型与糖尿病发病率的关系,并评估用蛋白质和脂肪替代碳水化合物是否会影响患糖尿病的风险。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研究中16260名平均年龄43岁的非糖尿病参与者数据(49%为男性)。CHNS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多用途纵向队列研究,始于1989年,每2到4年进行一次随访。CHNS采用多阶段的随机分组方法,从中国大陆的9个省(从北到南)和3个自治区抽取样本。
参与者的饮食信息是通过连续三天的饮食回顾调查问卷收集的,研究人员还计算了每轮膳食中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三天平均摄入量,并使用特定性别的线性回归模型评估了每种营养素的能量调整后的摄入量,计算出每个参与者的累积平均摄入值。
宏观营养素被分为高质量和低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植物源性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研究人员基于上述分类为所有参与者的饮食评分。
随访期间空腹血糖≥7.0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的患者被定义为新发糖尿病。
在平均9年的随访期间,1100名参与者罹患糖尿病。研究人员发现,低质量碳水化合物是碳水化合物摄入的主要来源,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82%。
总的来说,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能量百分比与新发糖尿病之间存在U型关系,摄入在49-56%时,新发糖尿病的风险最低(见下图);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