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临港新片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国际医械进驻中国不再遥不可及

2021-09-08 14:13   众成医械

日前,在临港新片区成立两周年之际,《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自主创新管理权限,支持临港新片区深化、差异化政策制度探索。在生物医药领域,还提出将率先建立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先行先试扩大医疗领域外资开放,为国家更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提供实践样本,也为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

临港新片区推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集聚


2018年,首届进博会期间,党中央提出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2019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2021年,临港新片区成立两周年。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框架,打造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开放新高地逐渐形成。


临港新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和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着力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共有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分支机构)2200多家,今年1-7月临港新片区实到外资4.37亿美元,一批高质量前沿产业外资项目、总部型外资项目纷纷在临港新片区落地,成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新地标”。


贸易自由方面,临港新片区设立了全国唯一的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构建全新的“六特”海关监管模式,成立离岸贸易监测中心、服务中心和创新发展研究基地,上线离岸贸易与国际金融服务平台。国内首单跨关区国际中转集拼、首单飞机船舶跨境租赁、首单境外仓单离岸转手买卖等创新业务相继落地。今年1-6月,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6.7%。


税制方面,15%企业所得税优惠、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国际运输船舶增值税退税、完善启运港退税、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内交通运输等服务免征增值税政策落地实施。


尤其在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方面,临港新片区生物医药产业已涵盖创新生物药、重点疫苗、高端医疗器械、CRO/CDMO服务等多个领域,2020年投资规模超160亿元,落地项目已超50个,成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立足临港新片区

上海形成医疗器械对外开放新格局


未来,生物医药产业仍将是临港新片区重点发力领域之一。根据上海临港新片区“十四五”规划,新技术赋能医疗服务,建设集聚研发、生产、测试、展示等功能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打造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


另外,临港新片区将聚焦精准医学、精准药物、精准医疗器械、精准诊断等领域,引进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端特色医药,创新发展互联网医院。推动高性能医疗设备和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高效融合,推动新型生物技术、药物、治疗技术产业化。


立足临港新片区,上海为生物医药,特别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发展空间,推动医疗器械行业迎来更加深入改革、更加对外开放的新景象。


今年以来,上海已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企业集聚发展,鼓励国内外医疗器械知名企业通过设立商业总部、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方式落户发展。


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正在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推动医械产业国际化发展与合作。


帮助全球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多模式、多渠道的商品及服贸直销平台,“进口器械公共服务平台”也应运而生,为中外医疗器械同台竞争与合作搭建了新的平台。帮助全球优质企业、商品、技术以及服务顺利进入国内市场,推动以上海为中心,辐射长三角地区及全国主要城市的经济高速发展。


在全球医疗产业格局重塑、中国医疗器械发展步入“黄金十年”的当下,发挥自身优势,扩展产品可及性,登陆中国市场,对境外医疗器械企业而言,将不再遥不可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推动,发展,医疗器械,上海,新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