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官宣:辅助用药调整文件发布,允许有调出,谁进谁出?

2021-09-07 11:03

全是化药,还是包含生物制品和中成药?

前段时间,辅助用药目录要增加的信息时隔两年再次上了“医药人热搜”,相关信息也有不少公众号写,今天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正式发布《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和原来行业网传的信息有不一样的地方,相关政策细节给大家再次梳理一下。




主要内容梳理



1、入选大类(定主类):化药和生物制剂,注意----文件里没有提及中成药


2、辅助用药遴选(定方向):原文-----应当是临床使用不合理问题较多、使用金额异常偏高对用药合理性影响较大。


3、遴选目标六大类为主(定范围):辅助用药、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药物等


4、时间要求:目录更新调整的时间原则上不短于3年。


5、数量约定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品种一般为30个


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审核遴选目录上报省级卫健委。


6、省级统计(定职责):各省卫健委根据各等级医院上报辅助用药目录进行权重排名,各大类前30个通用名产品(不计规格、剂型等)上报国家卫健委。


7、最终确定(定目录):国家卫健委以各省上报产品进行权重排名排名前30的通用名产品做为国家版辅助用药目录。




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录的调整共包括启动调整、地方遴选推荐、专家汇总、公布结果4个阶段。


关键信息---允许有调出原文---对于调整出原目录的药品,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继续监控至少满1年,掌握其处方点评、使用量、使用金额等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持续提高。


第一阶段:启动调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目录调整通知,明确时间安排、需提交的材料、工作要求等。(已经开始)


第二阶段:地方遴选


机构目录-省目录:30个


①根据本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上报


六大类为主,根据药品临床不合理使用现状使用金额临床价值等综合因素,不区分剂型以药品通用名按照推荐程度从强到弱排序,将推荐程度最强的前30个品种。


排名第一名权重30分第二名29分......第30名1分。以此作为省级遴选产品的权重分。


④排名产生:以药品通用名为基础,对辖区内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报送的全部品种赋值进行加和得出每个品种的推荐总分值,再按照分值从高到低排序(分值相同的,可并列排序并占用后续名次)。


将排名前30名的药品品种(含第30名有并列分值的其他药品)信息加盖公章后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


第三阶段:专家汇总----国家辅助用药目录由各省上报为基础、采取与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同的计算方法,得出排名前30的品种。权重排名前30个通用名产品列为国家辅助用药目录。


第四阶段:公布结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目录调整结果,发布新版目录,并提出管理要求。


这里要重点关注一个信息:国家药事会(国家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国家有国家层面的,省级有省级层面的。




风云简评 



1、六大类为主


辅助用药---这类概念的产品就比较多了,尤其是说明书里写辅助和各省增补的。


抗细菌药物---抗生素、抗真菌等,抗生素本身有抗生素分级管理办法,重点关注的是近几年销量异常增长??


抗肿瘤药物--这类产品涉及到治疗性用药,还有一部分是免疫抑制剂等。


糖皮质激素--这类产品是XX松,XX龙,临床广泛用药,这类产品的原料有一定要求,适应症也很广泛。


质子泵抑制剂--虽然剂型不同,但是,通用名就那么多啊,不知道谁会进去,还是相关适应症的也统计??


肠道营养药--这类产品太多,通用名里有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什么的,这类产品最多。


2、全是化药,还是包含生物制品和中成药?


从目前的相关信息来看,中成药可能暂时不予考虑?应该主要选的是化药和生物制剂。


3、主要思路:销量比较大,和同类产品比价格过高,金额比较大,使用不合理(合理用药)等因素为主要考虑。


4、把不合理的关进“笼子”:时隔两年再次增加“辅助用药”,说明国家对临床的合理用药,医保资金的使用等政策再次收紧,流传稿是2年,现在文件确认是3年。


5、关于医保:上一版“重点监控”目录内产品都被踢出医保目录,本次,如果延续这个思路,进入目录被踢出医保可能性非常大。

(信息来源:药融云  魔方   IMS  米内等  风云药谈整理)


6、市场销量:通过上图数据可以看出来,进去目录的产品规模是腰斩再腰斩,萎缩80%的市场似乎已经是好结果了。


把临床上使用不合理的产品关进“重点监控”目录,利国利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使用,产品,辅助,排名,信息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