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辅助用药调整文件发布,允许有调出,谁进谁出?
前段时间,辅助用药目录要增加的信息时隔两年再次上了“医药人热搜”,相关信息也有不少公众号写,今天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正式发布《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调整工作规程》,和原来行业网传的信息有不一样的地方,相关政策细节给大家再次梳理一下。
主要内容梳理
1、入选大类(定主类):化药和生物制剂,注意----文件里没有提及中成药。
2、辅助用药遴选(定方向):原文-----应当是临床①使用不合理问题较多、使用②金额异常偏高、③对用药合理性影响较大。
3、遴选目标六大类为主(定范围):辅助用药、抗肿瘤药物、抗微生物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药物等。
4、时间要求:目录更新调整的时间原则上不短于3年。
5、数量约定:纳入目录管理的药品品种一般为30个
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审核遴选目录上报省级卫健委。
6、省级统计(定职责):各省卫健委根据各等级医院上报辅助用药目录进行权重排名,各大类前30个通用名产品(不计规格、剂型等)上报国家卫健委。
7、最终确定(定目录):国家卫健委以各省上报产品进行权重排名排名前30的通用名产品做为国家版辅助用药目录。
四个阶段
四个阶段:录的调整共包括启动调整、地方遴选推荐、专家汇总、公布结果4个阶段。
关键信息---允许有调出:原文---对于调整出原目录的药品,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当继续监控至少满1年,掌握其处方点评、使用量、使用金额等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持续提高。
第一阶段:启动调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目录调整通知,明确时间安排、需提交的材料、工作要求等。(已经开始)
第二阶段:地方遴选
机构目录-省目录:30个
①根据本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上报
②六大类为主,根据药品临床不合理使用现状、使用金额、临床价值等综合因素,不区分剂型以药品通用名按照推荐程度从强到弱排序,将推荐程度最强的前30个品种。
③排名第一名权重30分第二名29分......第30名1分。以此作为省级遴选产品的权重分。
④排名产生:以药品通用名为基础,对辖区内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报送的全部品种赋值进行加和,得出每个品种的推荐总分值,再按照分值从高到低排序(分值相同的,可并列排序并占用后续名次)。
将排名前30名的药品品种(含第30名有并列分值的其他药品)信息加盖公章后报送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
第三阶段:专家汇总----国家辅助用药目录由各省上报为基础、采取与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同的计算方法,得出排名前30的品种。权重排名前30个通用名产品列为国家辅助用药目录。
第四阶段:公布结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目录调整结果,发布新版目录,并提出管理要求。
这里要重点关注一个信息:国家药事会(国家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国家有国家层面的,省级有省级层面的。
风云简评
1、六大类为主:
辅助用药---这类概念的产品就比较多了,尤其是说明书里写辅助和各省增补的。
抗细菌药物---抗生素、抗真菌等,抗生素本身有抗生素分级管理办法,重点关注的是近几年销量异常增长??
抗肿瘤药物--这类产品涉及到治疗性用药,还有一部分是免疫抑制剂等。
糖皮质激素--这类产品是XX松,XX龙,临床广泛用药,这类产品的原料有一定要求,适应症也很广泛。
质子泵抑制剂--虽然剂型不同,但是,通用名就那么多啊,不知道谁会进去,还是相关适应症的也统计??
肠道营养药--这类产品太多,通用名里有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什么的,这类产品最多。
2、全是化药,还是包含生物制品和中成药?
从目前的相关信息来看,中成药可能暂时不予考虑?应该主要选的是化药和生物制剂。
3、主要思路:销量比较大,和同类产品比价格过高,金额比较大,使用不合理(合理用药)等因素为主要考虑。
4、把不合理的关进“笼子”:时隔两年再次增加“辅助用药”,说明国家对临床的合理用药,医保资金的使用等政策再次收紧,流传稿是2年,现在文件确认是3年。
5、关于医保:上一版“重点监控”目录内产品都被踢出医保目录,本次,如果延续这个思路,进入目录被踢出医保可能性非常大。
(信息来源:药融云 魔方 IMS 米内等 风云药谈整理)
6、市场销量:通过上图数据可以看出来,进去目录的产品规模是腰斩再腰斩,萎缩80%的市场似乎已经是好结果了。
把临床上使用不合理的产品关进“重点监控”目录,利国利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