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是人与食品的一场修行,而不是一蔬一饭之间的纠结。
文章来源:初夏饮食观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前两周Science上的一篇<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human life course.>纷纷刷新了大家对「中年发福」的认知。所以我们知道「中年发福」并不主要因为「基础代谢」的下降,但是这个认知依然没能解决「中年发福」的问题——毕竟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正因为「非脂肪组织」与「基础代谢」关联密切:
图片来源Rosenberg I. H. (1997). Sarcopenia: origi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27(5 Suppl), 990S–991S. https://doi.org/10.1093/jn/127.5.990S
图片来源:https://id.elsevier.com/as/authorization.oauth2?platSite=SD%2Fscience&amp;scope=openid%20email%20profile%20els_auth_info%20els_idp_info%20urn%3Acom%3Aelsevier%3Aidp%3Apolicy%3Aproduct%3Ainst_assoc&amp;response_type=code&amp;redirect_uri=https%3A%2F%2Fwww.sciencedirect.com%2Fuser%2F
图片来源:于康教授的报告
2.在成年人肌肉衰减的同时,BMI却在增长。
图片来源:于康教授的报告
「基础代谢」不降低不意味着「骨骼肌」不降低。
中年人肌肉衰减是中年人慢性病风险和内脏脂肪增加的重要原因。
而骨骼肌衰减会进一步引发更高水平的「胰岛素抵抗」,而这是中年人致胖的重要原因。
Science这篇论文表明的代谢率在20-50岁之间稳定,主要原因有两个:
60岁以后,因为骨骼肌下降遭遇滑坡现象(见文中于康教授引用的图),伴随消化机能的下降明显,所以整体的「基础代谢」开始明显下降。
所以「基础代谢」当然不背中年发福的锅,但是肌肉衰减是要背锅的!
至于要怎么预防和缓解肌肉衰减,强烈推荐直接去看看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于康教授含金量极高的报告,传送门点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
最后推荐一本作者的新书:《技术流辣妈养成记》,希望您喜欢!
参考文献:
[1] Pontzer, H., Yamada, Y., Sagayama, H., Ainslie, P. N., Andersen, L. F., Anderson, L. J., Arab, L., Baddou, I., Bedu-Addo, K., Blaak, E. E., Blanc, S., Bonomi, A. G., Bouten, C., Bovet, P., Buchowski, M. S., Butte, N. F., Camps, S. G., Close, G. L., Cooper, J. A., Cooper, R., … IAEA DLW Database Consortium (2021).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human life course. Science (New York, N.Y.), 373(6556), 808–812.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e5017
[2] Rosenberg I. H. (1997). Sarcopenia: origins and clinical relevance.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27(5 Suppl), 990S–991S. https://doi.org/10.1093/jn/127.5.990S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