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是如何“假装无害”的?危害不亚于普通烟草!国家:控烟势在必行!

2021
09/06

+
分享
评论
健康大河南
A-
A+

8月28日,生命时报发布视频《记者暗访电子烟体验店:电子烟是如何“假装无害”的?》:一些电子烟门店打着“免费试抽”“优惠打折”等宣传口号,在年轻人中迅速走红。

8月28日,生命时报发布视频《记者暗访电子烟体验店:电子烟是如何“假装无害”的?》:一些电子烟门店打着“免费试抽”“优惠打折”等宣传口号,在年轻人中迅速走红。

在电商平台,商家将电子烟“改名换姓”为“电子化雾器”“替烟神器”“戒烟器”来钻空子,甚至购买时没有年龄限制。

报道推出后,话题#电子烟是如何假装无害的#冲上热搜,引发1.8亿网友关注。  
 

电子烟市场纷繁复杂

2021年1月22日,中国某电子烟企业正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开盘当日便受到爆炒,股价开盘暴涨104%,直接触发熔断停牌。重新恢复交易后,盘中股价最高涨幅达158%,收盘涨145.9%,市值达到458亿美元,近3000亿人民币。惊人的是,这是一家刚刚成立三年的创业公司。  
2020年8月底,因疫情延期4个月的2020年IECIE电子烟展终于在深圳开幕。占据了深圳会展中心三个展馆,400多家电子烟产业链企业,涉及2500多个品牌齐聚展会。
 
要知道,如此盛况还是在疫情影响下和数百家电子烟相关企业已经注销或吊销的“困境”中获得的。  
据悉,我国烟民现在达到3.5亿人,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个烟民。巨大的利润空间、庞大的潜在市场,让无数人的眼光投向了这个行业,导致了电子烟品牌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十年市场规模增长近20倍

电子烟,由电池、加热雾化器和储存烟液的烟弹等组成。世界卫生组织称,电子烟是通过加热液体产生雾气,供使用者吸用的装置。  
 
烟液通常由甘油、丙二醇、调味剂和尼古丁组成。有记者走访发现,市场上也有少量宣称“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  
电子烟诞生初期,其外形接近卷烟,多为一次性使用,目前主要以烟弹替换式为主,外形类似于笔或U盘,口味很多。  
 
烟弹 
电子烟种类繁多,按产品形式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  
  • 封闭式:一般配合使用烟弹(烟嘴),外形和使用体验较为接近传统卷烟。
  • 开放式:一般配合使用电子烟油,拥有比封闭式电子烟更强的电力和功率,产生更浓厚的蒸汽。
传统烟草的危害主要来自焦油、一氧化碳、重金属等有毒害物质,另外还含有成瘾物质——尼古丁。  
2003年,沈阳药剂师韩力发明了由电池、加热蒸发装置、装有烟液的组成的电子烟。  
因为无需燃烧,可规避焦油等不完全燃烧的有害产物,该电子烟(品牌名为“如烟”)在2005年面市后,主打“健康吸烟”,销量不菲。后来“如烟”被曝戒烟效果造假,销量大幅受挫,被一家英国公司收购,转向了海外市场。  


“全球90%以上电子烟由中国生产。”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克安表示,国内电子烟市场近些年迅速扩张。

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为5.5亿元,2020年增至83.8亿元,2021年可能超过100亿元,10年内增长可能达到近20倍。

在潮流之下,电子烟大有替代传统香烟的趋势,那么电子烟真的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吗?
 

电子烟的危害难以想象

世界卫生组织从2014年开始明确表示:电子烟并不安全。  
有研究显示,直接吸入电子烟气雾,能使血清中的尼古丁含量在5分钟内达到峰值。数据显示,吸13口来自含18毫克/毫升尼古丁烟液的气雾,能摄入差不多0.5毫克尼古丁,与传统烟草相当。  
 

成瘾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表示,尼古丁被吸入人体后会使大脑产生一种有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让吸烟者产生愉悦感,成瘾后不易戒掉。
 
国外一项对包括毒品在内的19种成瘾物质的研究发现,尼古丁的成瘾性高过大麻、冰毒,仅次于可卡因和海洛因。  
一些宣传不含尼古丁成分的电子烟,国内尚无相关产品成瘾物质的检测结果,但世卫组织健康促进司司长吕迪格·克雷奇博士曾公开表示:“一些标榜‘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测试表明往往含致瘾成分。”  

伤 肺

“长期吸入电子烟,患肺炎、肺出血、哮喘、慢阻肺、肺癌的机率明显上升。”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一病区主任郭光云说,气溶胶经呼吸系统吸入后,首先损害气管和肺。
 
2018年《英国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电子烟的气雾促进炎性化学物质产生,损害肺部重要免疫细胞——巨噬细胞。  
 
电子烟中的丙二醇,在超过107℃的环境下会释放有害物质,不仅导致恶心、胃痛等不适,还可能引起呼吸道系统受损和肺部感染。  
此外,各种香甜味道的来源——双乙酰,可能导致一种严重致命且不可逆的肺病——闭塞性支气管炎。  

伤心脑

胡大一表示,尼古丁能使血管迅速收缩,增加血压,让人体产生恶心、厌食、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等症状,对心脏尤其是心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显著压力,增加患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尼古丁对青少年、婴幼儿等大脑还在发育过程中的人群,也会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引发学习障碍、焦虑等问题。  
 

患癌风险升高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韩淑华表示,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中,含有很多烟草中没有的致癌物,比如乙二醇。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让40只实验鼠连续54周暴露在含尼古丁的电子烟烟雾中,结果9只患上肺癌,60%患上膀胱癌。  

二手烟危害更隐蔽

“电子烟的二手烟暴露更不易察觉。”胡大一表示,电子烟和卷烟一样,有二手烟甚至三手烟的问题。  
有研究显示,电子烟气溶胶的PM1.0指标值比新鲜空气高14~40倍,PM2.5值高6~86倍;尼古丁含量高10倍甚至超过100倍;乙醛含量高2~8倍;甲醛含量高20%;镍、铬等金属含量甚至比传统卷烟含量还要高。  
 

误导年轻人

电子烟的广泛流行让很多人误以为它是无害的,甚至称之为“健康吸烟”,一些青少年甚至认为吸电子烟“很酷”。  
胡大一说,“国内电子烟销售对象主要面向年轻群体,15~24岁人群的电子烟使用率最高,尤其从来不吸烟、尚未有烟瘾的年轻人、青少年,非常值得关注。”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肺癌中心主任支修益表示,国内电子烟产品几乎没有管控,市场混乱发展,处于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价的“三无”状态。  
世卫组织也提醒,有证据显示,电子烟可能成为青少年染上吸烟恶习的一个途径。大量营销手段使电子烟吸引青少年接触尼古丁并成瘾,从而成为传统烟草吸烟者。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副会长廖文科提醒,国家卫健委强调,不建议电子烟作为辅助戒烟手段,更不能宣传其医学方面的疗效。

另外,要警惕有些电子烟研究的背后,可能是烟草业和赞助商的“合谋”,出钱搞一些观察性研究,公众对这种研究结果要特别注意甄别。

胡大一也表示:“声称电子烟比传统烟的健康危害要小,并没有长期观察的结果作为依据。说电子烟低危害,这是电子烟厂商的一个误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

因此,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是超出想象的。在电子烟迅速流行的态势下,越来越多的公共卫生专家呼吁,政府应尽早做出干预。  

国家提高重视,乱象有望被整治

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可以看到,目前,电子烟国家标准项目目前已进入“审查”阶段。这意味着,未来,电子烟国家标准通过批准后即可发布,将进一步规范市场发展。  
在此之前,2019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同时,通告还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这对主要靠线上销售的电子烟产品如同晴天霹雳,有资本加持的大品牌开始仓促布局线下门店,而更多无力布局线下市场的小品牌则在低价清完库存后草草退出市场。  

从疫情中复苏的中国,强化控烟势在必行

!

无烟立法

卫生健康如今已是人们新冠肺炎日常行为决策过程中的必要考虑因素,疫情也让我们以新的视角审视人际交往和社会运转的方式。我国政府正着力改善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环节,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积极应对新的疫情或未来的公共卫生威胁。  
这其中有一项风险尤为紧迫,那就是吸烟(包括卷烟和电子烟)。它使吸烟者及其周围的非吸烟者面临罹患呼吸疾病、心脏病、癌症和许多其他健康危害的风险。不仅如此,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吸烟还会增加吸烟者和其周围非吸烟人群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但会相互叠加,同时还会共同加重对健康的影响。  
无烟立法是当今应尽快采取的一项控烟措施。通过立法,将同时减少烟草和新冠造成的健康风险。无烟立法不但可以保护非吸烟者免受致命烟草烟雾的伤害,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戒烟环境,帮助吸烟者尽快摆脱这个致命的习惯。事实证明,在实施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无烟立法之后,北京和上海的二手烟暴露以及吸烟率均大大降低。
 
新冠疫情期间,人们对病毒的危险性产生了广泛共识,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成为了保护更多人免受病毒感染的集体意识。同样,无烟立法也建立在为彼此的健康负责的共识和集体意识的基础上。一个现在已经很清晰的共识是:人们不应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因为这会危害他人的健康。  
有效的无烟法规可以保护所有人,覆盖所有室内的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  

!

强力有效的市场监管

目前世界各国对电子烟行业的态度及政策方向各有不同,主要包含以下三种监管思路:一种是将电子烟作为消费品监管;一种是将其作为烟草类监管;第三种则是将其作为医药类监管。 从监管力度上来看,医药类的监管力度最强。 
 
 
电子烟在国内虽然是作为普通消费品没有特殊管制,却又摆脱不了烟草属性,整个行业一直游走于边缘地带。  
而在电子烟发展较早的国家,很多都按照烟草产品或者是医药产品来分类管理。从效果上来看,电子烟产业发展最好的恰恰是监管最严的英国。
 
 
按医药产品管理,标准严苛,许可证都很难申请下来;按烟草产品管理,税率极高,导致零售价格很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销量。
而我国的电子烟标准低,税率低,利润高,这便是前两年千烟大战的原因。  
 
随着国内电子烟行业逐步发展完善,国家加强政策监管既是对消费者的保护,也是对行业从业者们的保护。  
一方面,不符合国家标准及政策法规要求的企业自然会被淘汰,进而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对劣质企业的驱逐也是在保护电子烟产品的市场形象及信誉,正是由于缺乏行业监管,部分企业以次充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正当利益,也损害了整个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电子烟行业经历了十几年的野蛮生长之后,政府开始加快监管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约束行业规范的必然过程。  
增加对电子烟生产过程的监管,品质的监管,销售的监管,让不为消费者负责的劣质产品退出市场。这才是监管的意义所在。  
过去七个多月以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方面展现了领导力。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谈到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摆在首要位置,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任何一例由可预防的健康风险导致的死亡都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呼吁,随着社会逐渐从疫情中复苏,必须尽快、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电子烟行业标准,加大监管力度,并对人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大家都生活在健康舒适的环境之中。  
本文信息来源:生命时报、共青团中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电子,产品,吸烟,监管,尼古丁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