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了,我该怎么办?该不该鼓励他打回去?儿童健康测评
这两天应该是家长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家里的小朋友们都开始上学了。但开心之余也总免不了会担心孩子在学校适不适应。尤其是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还要担心他们在幼儿园会不会被欺负,如果被欺负了,又该怎么办?该不该鼓励孩子打回去呢?
说实话,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纠结过。毕竟在幼儿园里,班里总会有些脾气比较大、喜欢欺负别人的同学,有些小朋友会无缘无故被其他孩子打。
怕孩子吃亏是家长的天性,而且我们经常听说“校园霸凌”,还听说有些孩子受欺负没有处理好,日积月累之下出现了抑郁表现。
因此,当时看到专家说受欺负时应该“打回去”,我还看得挺燃的,但冷静下来想了想,我还是不鼓励“打回去”的,为什么呢?
因为即便一次两次打回去把对方震慑住了,难保以后还遇到体力值和暴力值更强的对手,总有人比你更壮,比你更狠,万一遇到个不要命的家伙,岂不是被打个小命不保?
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让孩子息事宁人,因为父母的这种态度,比被同学打,还要让孩子难受。
那么,当孩子被欺负时,我们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呢?
在这里,益养君根据多年的咨询经验,给大家 4 个建议:
1、强化孩子的权利意识
孩子被攻击的时候下意识退让,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权利的界限在哪里。
父母跟孩子在平时的引导中,可以多传递自我权利的意识,比如你可以这样告诉他:
玩具是你的,你有权利决定要不要给别人玩。
身体是你的,不要让其他人随意触摸和侵犯。
只有让孩子先懂得认知权利,他才能学习如何维权。
2、语言警告威慑对方
很多时候孩子之间的攻击并不是恶意的,但被攻击的孩子的退让,会加剧对方的攻击。
这时候你需要教孩子使用严肃警告的言语,也是能达到震慑的效果的。特别是对于 4、5 岁的孩子,让他们知道「这个孩子不好惹」。
3、 择情还击,逃跑也没错
如果语言威慑没用,适时出手地反击是可以被允许的,但要「打得过才行」,最推荐的反击的行为,就是——推。
推打人的孩子或者远离打人的孩子,让他停止攻击行为。
如果打不过,逃跑也是英雄,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4、求助大人
可以教孩子及时求助,求助老师求助父母,或者对方孩子的家长,都可以。
家长可以在家里进行场景模拟,通过玩游戏或者绘本阅读的方式,和孩子反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他面对攻击时应该怎么做。
如果孩子处理得好,父母记得要给孩子进行称赞或奖励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