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格生物科创板IPO;奕拓医药完成B轮融资;首批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抵台湾;发现大脑通过免疫系统指导内脏脂肪的储存和燃烧 ​

2021
09/03

+
分享
评论
生物世界
A-
A+

派格生物科创板IPO;奕拓医药完成B轮融资;首批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抵台湾;发现大脑通过免疫系统指导内脏脂肪的储存和燃烧

上市信息 · 融资信息 · 医疗突破 · 科研进展


上市信息


 

派格生物科创板IPO,发行市值约100亿元


2021年8月31日,派格生物科创板IPO招股书公开。



派格生物此次IPO计划募资25.38亿元,发行股份不低于总股本25%,预计发行市值在100亿元左右。


派格生物医药(苏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创新药物开发的生物医药公司,2008年5月成立于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最早入驻企业之一,主要致力于针对代谢性疾病包括Ⅱ型糖尿病,肥胖症以及非酒精性肝炎等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研发全球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      


派格生物的研发和管理团队具有国内外新药开发的丰富经验,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研发团队结构稳定,研究作风踏实、高效。管理团队成员来自医药学术界和工业界,合作高效灵活、具有国际化视野。派格生物将秉承立足中国,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出发,致力于开发一类创新药物。


主要产品

PB-119:派格生物研制的PB-119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1.1类长效多肽新药。具有有效控制血糖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体重、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给药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等特点。PB-119已获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目前在中国和美国同步进行Ⅱb期临床试验。


PB-201:PB-201来自辉瑞授权,属于葡萄糖激酶激动剂(GKA),能够显著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代谢,临床上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降糖效果。PB-201有望成为全球第一批成功上市First-in-Class的GKA部分激动剂,并占领部分II型糖尿病市场。2019年3月PB-201已获得中国临床试验批准。


PB-718:派格生物研制的PB-718是GLP-1/GCG双靶点激动剂,具有明确的调节糖代谢以及脂肪代谢的作用机制。在临床前试验中显示出独特治疗优势,目标适应症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肥胖症,同时在美国和中国进行IND临床申报。PB-718获得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 


其他临床前研发产品
PB-1801:公司自主开发的免疫增强药物,PB-1801用于改善肿瘤患者免疫力,以增加癌症治疗的效果。
PB-1802:公司自主研发的蛋白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肿瘤化疗后发生的高尿酸血症以及难治性痛风症等。

PB-1803: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个抗衰老药物,用于改善各种慢性疾病或老年患者的生活品质等。


融资信息


 

奕拓医药完成B轮融资


8月30日,杏泽资本伙伴企业、专注于开发“不可靶向”药物靶点领域的奕拓医药ETERN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B轮融资,多家知名机构和产业基金参与,杏泽资本继续追加投资。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蛋白液-液相分离技术平台的建设,持续推进临床研究和后续管线的开发。


奕拓自主开发了全球领先的蛋白液-液相分离技术平台。蛋白质液-液相分离这一生物学现象近期引起了药物开发领域的强烈关注,为药物开发,尤其是“不可靶向” 靶点的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朱继东博士及团队在这个领域深耕多年,先后在国际顶尖期刊Cell和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阐明通过小分子药物靶向蛋白液-液相分离来调节药物靶点功能的新策略,为小分子药物靶向“不可靶向” 蛋白开辟了新的方向。在2021年2月Nature Biotechnology上发表的题为:Drug Startups Coalesce aroundCondensates 的文章中,奕拓作为全球早期聚焦蛋白质液-液相分离药物研发的生物医药公司之一而被公布和介绍。

 

奕拓医药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朱继东博士表示,“‘不可靶向’药物靶点与多种重大疾病关联密切。奕拓基于多年的基础研究,搭建创新的蛋白液-液相分离技术平台高效靶向‘不可靶向’药物靶点,解决全球未被满足的重大临床需求。这次融资将进一步助力我们加快技术平台的建设,积极推进项目的早期开发和临床研究。我们期待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有梦想、有激情、有行动力的奕拓团队,以患者健康为己任,致力于中国创新药物的开发。”


医疗进展


 

嘉和生物高度差异化CD20/CD3双抗,实现首次人体临床试验首例患者入组


2021年8月31日,嘉和生物宣布旗下GB261(CD20/CD3,BsAb)在澳大利亚Peninsula & South Eastern Haematology & Oncology Group 中心开展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FIH)完成首位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入组。

这项用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治疗的CD20/CD3双特异性抗体(GB261)临床试验此前由澳大利亚Bellberry 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Bellberry HREC)递交。

由此,GB261作为一个全球创新的双抗 T Cell Engager 新药的首次人体研究,完成人体临床试验澳洲伦理委员会递交、审核和首位患者入组,快速实现国产CD3/CD20双抗的首次进入临床。

GB261是 AB Studio 公司高低双抗平台设计并由嘉和生物进一步开发的一款结合CD20和CD3的双特异型抗体。


基石药业宣布舒格利单抗针对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2021年9月2日,基石药业 (香港联交所代码:2616) ,一家专注于研究开发及商业化创新肿瘤免疫疗法及精准治疗药物的领先生物制药公司,今日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 已受理舒格利单抗用于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后未发生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巩固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 (NDA) ,此次新药上市申请是基石药业递交的第八项新药上市/扩展适应症申请。

舒格利单抗是全球首个显著改善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后无疾病进展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PD-1或PD-L1单抗   舒格利单抗治疗转移性   (IV期)   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药上市申请目前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使其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批覆盖局部晚期/不可切除   (III期)   和转移性   (IV期)   非小细胞肺癌的PD-1或PD-L1单抗  


基因治疗新锐朗信生物启动先天性黑矇症临床


朗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nostellar Biotherapeutics Co.,Ltd)  是一家致力于基因治疗创新药研发制造及商业化的全球化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公司核心团队有来自全球知名大学及实验室的科学家及专业人士、及生物医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国内知名医院的临床医学科学家密切合作,公司目前关注在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领域  (眼科、罕见病、单基因遗传疾病)  ,已有多个管线产品研发及工业化技术开发基础。苏州作为中试和生产基地,将进行本领域药物生产,最终推动药物临床应用,造福患者。

创始人汪枫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眼科研究所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临床研究评价中心主任,读片中心副主任。美国Allergan国际视网膜青年专家组成员,ARVO国际会员。公司首席核心科学顾问孙晓东教授,为多款专利发明人之一。此外吴继红主任也是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

近期项目名称:在先天性黑矇症  (LCA)  患者中评价AAV2-RPE65基因治疗制剂  (LX101)  的一项探索性临床研究”通过遗传办审批;申办单位:上海朗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疗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信达生物与劲方医药关于GFH925(KRAS G12C抑制剂)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2021年9月2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  (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01801)  ,一家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用于治疗肿瘤、代谢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与劲方医药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劲方医药”)  ,一家开发肿瘤和免疫领域的领先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宣布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信达生物将作为独家合作伙伴获得劲方医药一款靶向常见于肺癌和其他实体瘤致癌驱动基因KRAS G12C的候选药物——GFH925  (KRAS G12C抑制剂)  在中国  (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  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并拥有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的选择权。

根据协议,信达生物将负责GFH925在中国的临床开发及商业化,并保留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的选择权。待该候选药物获批上市后,信达生物将利用其经验丰富的商业化团队以及广阔的全国商业渠道覆盖推广GFH925。劲方医药负责该药物在临床研究阶段和商业化阶段的药物生产供应。

根据协议,信达生物将支付劲方医药2,2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累计不超过5,000万美元的全球开发支持费用。如果信达生物行使全球权益的选择权,取决于达到若干全球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进展,劲方医药将有资格获得来自信达生物累计不超过2.4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中国和全球范围内GFH925的年度销售净额的梯度特许权使用费。


复星医药:首批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运抵台湾


2021年9月2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宣布,9月2日,复星医药供应台湾地区的第一批由百欧恩泰(BioNTech)生产的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即BNT162b2)从欧洲运抵台湾地区桃园机场,首批到货93.2万剂。该款疫苗将通过台湾地区民间机构捐赠途径,用于台湾同胞接种,适用于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人的主动免疫接种,以预防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


复星医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这款由复星医药和百欧恩泰(BioNTech)共同合作的mRNA新冠疫苗能为台湾同胞的疫情防控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台湾同胞建立新冠免疫屏障。”

 

2020年3月16日,复星医药和BioNTech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开发、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产品。

 

2021年7月,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实业(香港)有限公司与包括台积电、鸿海、永龄基金会、慈济基金会以及裕利医药签订共计1,500万剂mRNA新冠疫苗的销售协议。


科研进展


 

Nature:首次发现大脑通过免疫系统指导内脏脂肪的储存和燃烧


近日,葡萄牙Champalimaud未知中心的研究团队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 Neuro-mesenchymal units control ILC2 and obesity via a brain–adipose circuit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一种神经元间充质细胞通过脑-脂肪回路控制脂肪组织中的2型先天淋巴样细胞 (ILC2) 来调节肥胖。 这一发现将大脑信号与内脏脂肪的免疫细胞有机连接,也是首次发现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调控内脏脂肪的储存过程,有助于开发对抗肥胖和肥胖相关疾病的新疗法。


Science子刊:中央民族大学程金波等在阿尔兹海默症致病机制领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程金波副教授、军事医学研究院袁增强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上发表了题为: Microglial Calhm2 regulates neuroinflammation and contributes to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明确了Calhm2在小胶质细胞激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和拓展了AD领域中的钙稳态理论,进一步揭示了神经炎症发生的分子机制,为靶向神经炎症治疗AD提供了重要靶点和潜在的干预策略。同时,本研究中建立的技术体系和研究方法,为深入研究AD的致病机制以及干预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药,开发,药物,生物,全球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