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HBP,一个比IL-6更快的炎症标志物

2021-09-02 16:48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没百天。

3个月前,我曾为IL-6写过一篇文章,赞其为《炎症诊治的急先锋》。因为,在炎症发生的时候,IL-6率先生成,多数在1个小时内升高,2小时达峰值,并且在其生成后诱导产生PCT和CRP,分别在2小时和6小时后升高,所以IL-6也可以看作是炎症预警的急先锋。
可是,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这不,更快的HBP已经迅速地走向了临床。
HBP,(Heparin-bindin protein),中文为:肝素结合蛋白,是存在于中性粒细胞中的蛋白质,1984年由Shafer教授在发现并分离成功。由于当时测得的分子量为37000,因此将其命名为CAP37(cationic antimicrobial protein of 37000)。后来学者又从嗜苯胺蓝颗粒中分离出具有杀菌活性的嗜苯胺蓝蛋白,命名为Azurocidin,即天青杀素。再后来发现其具有极强的肝素结合能力,因此命名为肝素结合蛋白。
由上图可知,发生感染时,目前最常用的6大炎症标志物中,反应最早的就是HBP,立即反应,一小时内即达到高峰,已明显超过了3个月前曾得到我盛赞的IL-6。

正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没百天。

肝素结合蛋白(HBP)临床意义

HBP参考值

正常值:< 10ng/ml
一般感染:2~20 ng/ml
严重感染:100~1000 ng/ml
病危:>1000 ng/ml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标志物,HBP,分子量,炎症,肝素,感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