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多,钱少,医闹又多?

2021
09/02

+
分享
评论
LittleAxe
A-
A+

当信任变成猜疑,担当变成防范,医生和患者注定都是输家。

不断看到各种医患关系的讨论,很少看到一个职业的从业者和对象会有如此巨大的矛盾争端。

上学时好多个老师在学期第一课就强调,要把每一个患者当成明天就会把你告上法庭的原告来防范。

如果医患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互相防范,每一次考虑治疗决策时都掺杂进太多关于:“万一怎么怎么样他会不会告我的杂念”;

这将是中国医疗界的悲哀,也是每一个医生和患者的悲哀。

我们的医患关系如果一直这样发展下去,最后的医院到底会是怎样?

当信任变成猜疑,担当变成防范,医生和患者注定都是输家。

 


就医成本上升


从医方出于自保的防御性的检查、治疗项目,到劝至顶级医院产生的成本。


你拿录音笔就别怪我让你签同意书;


你动不动就告我就别怪我给你多开检查(举证倒置);


你动不动就砍我就别怪我不给你治病(稍有难度的手术一律不做)。



优秀医生流失,从医者减少

“钱少、活多”,我们抱着一腔热血,想要救死扶伤;


但是,医闹也多,又如何再坚持下去?


越来越多的医生逃离这个行业。


这个行业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已经吸引不了优秀的学生来学医了,未来临床医学专业需要定向培养或者免学费、支付高额的奖学金才会有人来学医。

 

是否直到有一天,感冒的病人常规要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生化排除各种万分之一的可能的和感冒相似的疾病;


儿科因为没有医学生愿意干而导致看个儿科急诊要排队等十几个小时甚至一天才能看上病;     


急诊科的医生全部配备头盔,盾牌出诊;


老年人身体情况不好的,摔骨折的没医院愿意收治,因为风险太高,都在家等死;


才能反思?才能变革?才有希望?


 
中国医患矛盾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医生和患者对医疗技术的认知差异  

人体那浩瀚的奥秘,人类掌握的不到万分之一。


现代医学的作用被高度夸大了,在普通患者眼里,医生就是无所不能的神。


按道理来说,现在并不是一个很缺少知识的年代,某些医学知识,就算之前没接触过,真正发生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懂得去查资料,补充知识。


问题是:临床医学是很专业、需要实践经验的;


很多家属对医生的不满,是在他们最无法靠自己能力、必须依赖别人才得以解决他们的问题的情况下,他们所依赖的人没办法给出他们一个他们认为是明确的指引或者解决办法。


他们的心态无非就是:

一、无法让我心里有底是你医生的问题;

二、我给了不低(?)的费用,你们理所应当这样做。


 
预先假设病人是讲理的好人。  

满足不了病人的所有要求,难道我们就不配活着下班么?


这世界上,有圣人,也有浑人,因为口角冲突,一言不合就拔刀杀人的浑人屡见不鲜。


每一次暴力伤医事件之后,总是有人会冷嘲热讽:“一个巴掌拍不响!”;


如果他不幸碰到了浑人,被人莫名其妙的打成重伤,然后警察对他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不知道他服不服。


10月22日上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一位42岁的女医生冯某某,被其收治的直肠癌患者杨某某持刀刺死,因为冯医生没有治好他的直肠癌。


12月3日上午10点,湖南省衡阳市乡村女医生周某被人杀害于村里的沟坑中,据凶手汪某孝供述,周医生挑着萝卜经过他家,提醒他去体检,让汪某非常反感,认为这个建议会让自己身体变差,于是就把周医生给杀了。


你能预料到,这世界上会有人,仅仅因为你建议他去体检,就要把你给杀掉么?


媒体的不当宣传  

1.“黑化”医生群体成为一种网民宣泄的方式

长期以来,我们都有着定性思维,认定患者是弱势群体。

然而,试问一下,一个牛高马大的壮汉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医生,谁又是弱者?

当个人和医生之间因为误会和误解而引发了纠纷,打闹,在被媒体渲染一遍后,所有的医生都被扣上了一个相同的帽子。

2. 不负责任的舆论错误引导群众

还记得当年的扰攘了许久的深圳“八毛钱治愈患儿”事件吗? 

在深圳出生仅仅两天的一名儿童,因为腹胀进入深圳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

在一段后来被转发了接近5万次的微博视频链接里,一个穿着红色衬衫的电视台女主持人叙述着这个孩子的故事:

“儿童在深圳市儿童医院里照了十几次X光,做了100多项检查,甚至要花十多万元来做手术。穷途末路,婴儿的家人不得已抱着孩子到广州看病,结果,只花了8毛钱就看好了。”

这条微博彻底点燃了人们的愤怒。有人直呼:“恐怖!黑心!”也有深圳人叹息:“现在的医生只知道要钱,别的什么都不要。”

最终被揭露是一场乌龙,患者为先天性巨结肠(长段型),最终依靠救助十几万元做了手术。

后续新闻一出,虽然用铁一般的事实还原了事件真相,为医生平了反,但对医生的态度却不见好涨。

相同的,《深夜急诊医生只用4毛钱就把高血压治好了》,《没花一分钱闺女的先天性心脏病治好了》等文章;

作为涉事的记者,肯定为了更完美的标题,没有自己的判断,无限夸大和扭曲事情本相,而造成的结果是:

一群兢兢业业的医生被冠上了乱收费的标签,被媒体推上了风口浪尖。

人们认为,医生只要尽力,是可以逆天改命的,如果没有,那就一定是没尽力。

托这些媒体的福,从批评和表扬两个角度把中国的医生塑造成了爱收红包、包治百病的形象,对医生构成了两面夹击,严重威胁医患关系的和谐。


医疗机构对医者的保护力度

让人失望


医院和政府职能部门本应成为医患冲突最后的保险,应该全面打击职业医闹和闹事家属,并应该按照正规的流程处理医患纠纷,划分责任、照价赔偿。


但部分医院和政府机关出于一些考虑,往往牺牲医生群体的利益,不能出面保护医生,而且经常赔偿了事,让医闹们一次次得逞。


长此以往,医生越来越寒心,越来越学会保护自己,而医闹们越来越得意,也会有更多的患者和家属选择“闹事”维护自己的利益。


良好的医患关系,土崩瓦解。

 


我们从不想渲染医患关系的恶劣程度  

只希望能够得到重视

从而真正的改善医患关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然而,“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那些本不该被医闹掠去的鲜活的生命,也已终究无法再回来。


当今的医闹,透支了未来所有人对医疗行业的信心和耐心。

 

只有良好的医患关系,最终才能达到医患共赢的结果。

 

而医患关系,从来就不是靠医生护士单方面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


讨论时间  

关于这个话题,你怎么看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喔!

 



文章来自知乎作者:骨往筋来、远方青木、猪猪、邓铂鋆、吧啦吧啦吧、非凡医品viodoc、情歌医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患关系,医闹,儿童,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