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内耳眩晕症,中医有一套!效如桴鼓的秘诀竟是……

2021
09/01

+
分享
评论
庄里杏林苑
A-
A+

用药如用兵,将在谋而不在勇,兵贵精而不贵多。只要对证,加减得当,必然效如桴鼓。

患者王某,60岁,患内耳眩晕症数年,最近因工作繁忙,眩晕再次复发,头晕目眩,卧床不起,一起床或睁眼则症状加重,耳鸣、食少,伴呕恶、大便稀溏。

通过问诊查体后发现,该患者舌质正常,苔白腻,脉濡缓。综合所有症状,辨证该患者证属脾虚湿阻,清阳不升。阳气被水气阻障,水湿随体位变化而作眩晕。我院医师辨证论治,给予健脾利湿治法。

方剂:泽泻30克,白术20克,苍术10克,茯苓20g,藿香10克,半夏9克,陈皮15g,焦三仙各10g。

服此方7剂,症状减去大半。原方继续服用七日,以巩固疗效。

内耳眩晕症

内耳眩晕又称梅尼埃病,是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是以突发的剧烈眩晕,并伴有耳鸣、耳聋及恶心呕吐之主证,故又称“内耳眩晕症”。

症状

患者突然感到周围景物围绕他转动或自己身体在旋转,愿闭目静卧,不敢抬头,同时出现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不定,可为数分钟、数小时或数目。可以间歇发作,在间歇期可无症状。

眩晕的发生与人的脏腑有关,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肝阳上亢诸风掉眩;清浊升降失调,聚湿痰积必眩晕。此患者一派脾虚湿阻,蒙闭清阳之证,中医辨证论治加减加减治疗内耳眩晕症,泽泻汤在《金匮要略》中主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 泽泻利水渗湿、用于阴火旺盛者,白术健脾和胃、补中燥湿,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茯苓利水渗湿、益脾和胃。

用药如用兵,将在谋而不在勇,兵贵精而不贵多。只要对证,加减得当,必然效如桴鼓。

(注:文中涉及到的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内耳眩晕症,脾虚湿阻,中医,白术,耳鸣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