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管理也要内卷?我真的“卷”不动了

2021-08-30 10:49

逆人性的内卷,伤人害己。


一家公司邀请知名咨询公司为其做业务发展管理问题的诊断。


咨询公司在访谈各级员工代表后,得出的结论是“角色错位”:总监做着地区经理的活儿,地区经理做着主管的活儿,主管干着代表的活儿,而代表则指点江山,大吐公司策略及管理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原来主管发现市场问题后找代表,会列举其他代表成绩做榜样,然后层层剖析问题,而代表却总是罗列出一连串似乎是客观的,但目前无法解决的理由,于是主管只能亲自去解决这件他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


地区经理发现主管管理存在问题,于是列举其他主管的成绩做榜样,以各种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刺激主管,但主管将代表们列举的客观问题全部抖搂出来,于是地区经理只能代替主管去做区域管理的一些工作。


如此循环,代表反而闲了下来,于是开始指点江山,以山脚下的眼光去衡量山峰上的景色。


怎么破局?


管理层就以上结论进行头脑风暴之后,认为关键原因在于下属的主动性差,在客观问题面前无作为,而公司则缺乏衡量下属能动性的数据支撑。


于是各种行为管理软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集团开发业务全析软件,让子公司问题无所遁形;销售上马医院打卡,客户拜访的过程管理软件,并对各类数据日通报、周批判;大会小会活似批斗会,所谓“榜样力量”刺激后进;日日高压、层层刺激指责式施压。


内卷如此,细致分析却发现有增长的地区都有政策红利,无起色的地区即便高压如此,仍不能解决需升维的系统问题,依然低迷。因为行为管理,能管理到的只能是机械行为,却不能管理效率和质量,不能提高内驱力。


如何提升内驱力?内驱力是心理精神动力,提升内驱力其实很简单,四个字“顺应人性”,提升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最高层次“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1、 公开场合(第三人在场)只宜宣扬事迹,给人荣誉感。人性都是自我保护的,自尊心人皆有之。公开批评代表,代表反感;批评代表+主管,则他们会抱团反感+反抗。于是你永远得不到真相,更遑论强大内驱力带来正面价值。公开场合所谓的问题剖析的刺激,损害人的自尊心,引起的只能是自我保护的“口服心不服”。所谓的分析思维、创新思维,统统会被拒绝性心理扼杀。


2、 私下讲问题,辅导方法。自我保护的人性特点,在私下同样是存在的,所以能反应内驱力差的外在行为,穿透性数据证据是必要的。由于是私下场合,即使被证据打得脸面通红、哑口无言,没有第三方在场,其自尊心不仅不会被伤害,反而会让他对上级的管理方法心服口服,增加上级的威严。找到问题不是目的,上级的方法辅导,使其能得到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方法,品尝到自我实现的胜利快感,内驱力满满,这才是管理者应有的人文及专业能力素养。

 

归根结底,还是这四个字:顺应人性。人要求生理、安全需求,就不要为节约成本,而使出差补助、差旅标准20年不变;人要求尊重,自我实现,就不要面对新毕业来的同事,以前辈的优越感,口口声声“小孩这,小孩那”;你谩骂下属,一级级踢狗效应,代表对待客户一定不会是从心而出的真诚。而真诚,是朴实无华却能战胜一切的所谓销售技巧的不二法门。


顺人性的管理,仁者无敌;

逆人性的内卷,伤人害己。


 

专栏作者/熟远厚苁

从【无知】到【自知无知】。


来源:思齐俱乐部

排版:Janessa

责编:Adam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内驱力,内卷,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