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躺平,年轻人要这样养生。
有没有觉得这两天早晚凉风嗖嗖~
小编差点想穿上秋裤
因为本周已迎来处暑节气处暑之后,暑气开始减退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陕西电视台“都市快报”记者走进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中医专家李玲为您揭秘处暑后养生小妙招康复治疗五科主任平兴团为您带来简单易学的保健操
处暑,又为“出暑”,是暑天结束的意思。处暑的到来,标志着炎热天气到了尾声,暑气逐渐消退。
预防秋燥 第一招
跟着中医学起来!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天气变化无常,刚从酷暑难耐的盛夏进入“多事之秋”。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中医专家李玲提醒:处暑后特别要注意养生,否则容易引发呼吸道、肠胃炎等疾病。
秋燥易生7种病,如何预防?
1、燥在肺:易燥咳
处暑后,空气逐渐干燥,肺喜润而恶燥。
从大拇指一侧向胳膊上方拍打,经常拍打自己的肺经可以使气血流畅,增加抗病能力。
预防措施2:百合银耳汤
百合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两者搭配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非常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2、燥在肠:大便干结
秋燥在肠胃方面的表现就是容易消化不好,导致大便干结。
杏仁有润肠通便,降气平喘的作用,适当食用杏仁,即可润肠燥,又可顺应秋季自然的肃降之势,对反复咳喘,大便干结者更适宜。
李玲提醒:杏仁有小毒,应炒熟后食用,且避免用苦杏仁,不宜过多食用。
3、燥在鼻:鼻出血
秋天到,鼻炎闹。秋季天气时冷时热,加上鼻腔黏膜易干燥,很多人都容易出现鼻出血以及鼻炎等问题。
点揉迎香穴具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
4、燥在咽:咽喉肿痛
秋季极易肺躁、肺热,容易发生咽喉肿痛。小儿属纯阳之体,更容易耗伤阴津,所以咽喉肿痛尤其在孩子身上发生的比较多。
芦根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其味甘多液,善滋阴养肺,对咽喉炎症、声带疲劳以及口腔炎、牙周炎等有良效。荸荠可清热化痰、开胃消食、生津润燥。咽喉肿痛者可取芦根5克,荸荠5克,玄参或太子参6克伴水服用。
5、燥在唇:口唇开裂
处暑后的干燥也容易表现在唇上,当环境变得干燥时,水分蒸发会加快,如果此时补水不及时,自然就会出现嘴唇干燥、干裂的情况。
可使用润唇膏,用指腹轻轻按摩,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使嘴唇获得养分。避免过食辛辣刺激食物。
6、燥在肤:皮肤干燥瘙痒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60%,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需要及时保护皮肤。
沙参能润肺清心、益胃生津;玉竹可养阴润燥、除烦止渴。这款汤非常适合秋天食用。
还可适当涂抹富含咖啡籽提取物、咖啡因、藻类成分的身体乳,起到深层滋养、保护肌肤的作用。
7、燥在眼:眼睛干涩
秋季干燥,我们的眼睛也容易出现干涩现象,甚至会有少许的血丝和刺痛感。
枸杞中的叶黄素,能够保护视力、缓解视疲劳,起到预防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病变的作用。中医里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经常使用枸杞。
枸杞泡茶简单易行,但其有效成分不能充分溶出,因此,最好在喝完水后将枸杞吃掉。
预防秋燥 第二招
跟着康复师动起来!
处暑时节是养肺的最佳时期,进行简单的运动养生法,可以很好地养肺,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康复治疗五科主任平兴团教大家一套简单易行的保健操,无需复杂的器材辅助,就可以起到增强体能、健身养肺的作用。
跟着平兴团主任一起学起来吧!
动作1
动作2
动作3
动作4
动作5
动作6
动作7
动作8
就是这么简单!
您学会了吗?
快动起来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