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肠胀气&肠绞痛丨资深儿童医院专家总结,居家护理办法你值得拥有

2021-08-30 11:13

小宝宝不哭不闹、吃吃睡睡对家长们来说是最轻松的了。然而,小恶魔从来不会让家长们这么舒服,突然间大哭、突然间扭动身体、突然间……搞得家长们心惊胆战,特别是新手爸妈,完全手足无措、难以安抚,不知道该怎么办...

小宝宝不哭不闹、吃吃睡睡对家长们来说是最轻松的了。然而,小恶魔从来不会让家长们这么舒服,突然间大哭、突然间扭动身体、突然间……搞得家长们心惊胆战,特别是新手爸妈,完全手足无措、难以安抚,不知道该怎么办。

 

在小婴儿时期,肠胀气、肠绞痛就是最容易会遇到的困难。曾经听一个新手妈妈说过:经历过肠胀气和肠绞痛双重折磨的宝宝,才知道什么是劫后余生。

 

肠胀气、肠绞痛确实很难护理,但最难的不是护理,而是辨别。为此,我们特地整理了一些经验,来帮助新手爸妈们顺利渡过难关,从此气定神闲不担心!

什么是肠胀气、肠绞痛?

 

(图片源自摄图网)

肠胀气:


肠道内的气体一般来源于婴儿喝奶时咽下的空气及消化道内产生的气体,主要是食物与唾液、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混合后,在肠道内被各种产气菌群分解而生产的气体。


这些气体在健康婴儿肠道内经过正常消化过程,均能重吸收或部分排出。由于婴儿的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以及胃肠蠕动功能比较差,部分婴儿还是会出现肠胀气的症状。


肠绞痛:


有些小婴儿在傍晚或夜间会出现突发性的大声哭叫,甚至呈现声嘶力竭的烦躁大哭,难以安慰,可持续数小时。哭闹时面部涨得通红,头部摇晃、腹部鼓胀,双腿向上蜷起,双足发凉,双手紧握,抱哄喂奶都无法缓解,而最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停止,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婴儿肠绞痛。


严格来说,婴儿肠绞痛并不是一个病名,而是一种“征候群”,可由许多因素引起。

肠绞痛常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婴儿,每天无缘由的哭闹加起来超过1-3小时,每周哭闹超过3天,至少持续1周,而又无任何其它异常情况时,即可认为是婴儿肠绞痛。


大约有40%的婴儿会经历肠绞痛,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往往在宝宝6月龄后自行缓解。这类婴儿吸吮反射正常,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可伴有溢奶,通常大便也正常。

肠胀气和肠绞痛的区别:


肠胀气和肠绞痛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肠胀气带来的痛苦时间较短,并且胀气如果处理得当,很快就能让宝宝缓解掉不适症状。

引起婴儿肠胀气、肠绞痛的原因有哪些?

 

(图片源自摄图网)

消化不良:


如果婴儿吃的奶量过多,超过消化的能力,会引起消化不良。当婴儿发生消化不良后,就会引起肠胀气、哭闹不安等症状。


乳糖不耐受:


部分宝宝因为小肠粘膜中缺少乳糖酶,因此不能很好地水解乳糖,进而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其中乳酸会刺激肠胃导致腹泻,而二氧化碳就成了胀气的主要来源。


喂奶方法不当:


宝宝没有完全含住乳头和乳晕,或者人工喂养时奶液没有完全堵住奶嘴,而是留出上边的空间,使宝宝吃进很多空气。另外奶嘴不合适,奶嘴上的孔眼过大,奶水流速过快,宝宝在吃奶时吸吮过快过急,吸进过多空气,引起肠胀气。


过度哭闹:


肠绞痛的婴儿多伴有肠胀气,宝宝在过度哭闹时吸入太多空气而引起腹胀。


牛奶蛋白过敏: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也会出现肠绞痛,当妈妈饮食改变后,比如停止摄入咖啡因,渐少摄入乳制品、大豆、鸡蛋或小麦产品后,可减轻婴儿肠绞痛症状。


肠道菌群紊乱:


越来越多的证据将肠胀气、肠绞痛与婴儿的肠道细菌联系起来。婴儿的肠道菌群紊乱后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从而造成肠胀气、大便偏稀等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有肠绞痛的婴儿其肠道内有益细菌的数量较低,而有害细菌数量增加会在消化道中产生更多炎症,这可能导致包括肠绞痛在内的各种消化问题。


宝宝受凉:


家长没有对宝宝进行及时的腹部保暖防护,造成宝宝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肠道胀气,如“肚子咕噜咕噜响”、排气多“放屁多”。食物在婴儿消化道移动过快或食物未能完全消化时也会导致肠绞痛。


胃食管反流:


肠绞痛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有关,但目前尚不明确。

发生了肠胀气,宝宝是否会放屁?

 

(图片源自摄图网)

先来说说什么是屁。屁的成分最多的是氮气,其次是二氧化碳,还有氢、甲烷、氧等。上述物质中,无臭味的气体占99%。当消化不良时,因食物在胃肠分解缓慢,会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分次排出,虽然不“响”,但会很臭,是宝宝消化不良的表现


大部分宝宝会有放屁,一通放屁之后,肠胀气的症状会有所缓解,宝宝舒服了,不哭不吵,安静喝奶和睡觉。有的宝宝放屁很响,跟肠道内气体的多少有关。健康宝宝每天都有不等频次的放屁现象,一般每天6-20个。肠道内的细菌分解食物后产生的氮、硫化氢、氨等废气主要通过放屁排出体外,这对宝宝是有好处的,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宝宝经常放屁也与肚子饿有关。宝宝老是放屁,断断续续不停地放屁,而且放的都是空屁,但没有什么臭味。这种情况多是宝宝胃肠道排空后,因饥饿引起的肠道频繁蠕动造成的。此时还常能听到阵阵肠鸣音“咕噜咕噜的响”,这种情况应该是宝宝饿了,爸爸妈妈应该及时给宝宝喂奶或者添加辅食。

如何缓解肠胀气、肠绞痛?

 

(图片源自摄图网)

喂奶:


喂奶时注意不要让宝宝吸入过多空气,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才喂奶,因为宝宝饿的时间长,吸吮时过于急促会吸入大量的空气。


拍嗝:


喂完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头趴在妈妈肩膀上,用手掌呈空心状轻轻拍背,帮助排出吸入胃里的空气,直到宝宝打嗝,表示空气已经拍出来了。


母乳妈妈饮食:


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乳妈妈应做一些饮食上的调整,避免食用胀气的食物,如果宝宝已添加辅食,也要尽量避免食用在消化道内易产生气体的食物。


添加乳糖酶:


通过添加乳糖酶,可以缓解因为乳糖酶不足出现的症状,最好在吃奶前10-15分钟服用


给予安慰:


宝宝哭闹时肚子容易胀气,家长应多给予安慰,调整宝宝的情绪,避免胀气程度加重。


安抚宝宝:


如果宝宝不是因为饿了哭吵,不要立即喂食,可以试着分散宝宝的注意力,比如抱着宝宝走动,或坐在摇椅上轻轻摇晃,频繁改变姿势;让宝宝俯卧在妈妈腿上,轻轻按摩背部;播放舒缓的音乐或妈妈轻哼摇篮曲,帮助宝宝睡眠。


按摩:


顺时针按摩腹部,可增加胃肠蠕动和气体排出,帮助缓解肠绞痛的痛感。


 

(图片源自网络)


益生菌调节:


口服益生菌,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减轻肠绞痛。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严重的肠胀气或者是经常出现肠胀气的婴儿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治疗,以免宝宝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宝宝的不停哭吵确实令人精神紧张,家长切记要调整好情绪,照顾好宝宝的同时要自我调节


如果宝宝出现反复呕吐、腹泻、大便带血、发热超过38℃、哭吵时间持续超过2小时而难以安抚,一定要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

*本文配图源自网络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代替任何个人医学诊断和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肠道,肠绞痛,胀气,放屁,婴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