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项目,无成果,无论文; 无平台,无团队,无学生; 无背景,无人脉,无关系; 非 985, 非 211,非名导; 可能还会很多,经常有年轻老师自诩三无,云云。
无项目,无成果,无论文;
无平台,无团队,无学生;
无背景,无人脉,无关系;
非 985, 非 211,非名导;
可能还会很多,经常有年轻老师自诩三无,云云。这种现象已经出现很久了,一到基金结果公布之前就开始见诸网上。
这种情况是怎么出现的,或许有很多原因。在此,仅举一个栗子:比如,第一学历的学校问题,这是由高考时的分数决定的;而后续再奔着名导去时,博导没名额了;博士阶段产出不丰,未被大团队看中;本想着,只当个教书匠算毬,没想到还要申请基金;每天学校、家庭两点一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除了自己的老师、师兄弟,和领域内同行基本没有来往;没有项目就评不了职称,没有职称,就当不了导师,不是导师就带不了学生,非良性循环;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人家咋就干啥啥成;给人帮忙人家都不要,等等。
其实,名导就那么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得到其指导,获得NSFC资助与此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果想要获得NSFC,肯定先要付出。
没有论文,就想办法先从不需要经费的课题入手,一台电脑有时也可以做点什么(目前而言,大部分学科,都可能有机会从各种公共资料、数据库入手开始发paper,进而先申请小课题,然后再发好一些的paper;周而复始,良性循环,最终发一区二区的paper,申请NSFC)。
当然,没有人脉时,可以多出去开会,开会时一定要争取作报告,切忌不要打酱油。勤快的人日子越过越好。
教学、科研、论文、项目,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要总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就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不信,你看:三无人员就真的没希望获得NSFC吗?
2021年和2020年的数据,没有因各种原因无法整理出来,在此我们看看2019年的数据:是不是很多很多没听说过或名气不大的学校,照样有很多NSFC项目,而且不全是个位数?
...
另外,2021年NSFC放榜后,也有相关报道,一些在不知名单位的科研人员,照样拿到了青年项目、面上项目。这,也应该是依靠自己的多年积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改变自己,在改变自己的命运!
预祝大家通过努力,都可以获得NSFC资助~
本文来源“天天老师说科研”,仅用于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