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是引导,市场才是核心,未来进口器械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备受期待。
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聚焦“国际”,宗旨是广泛聚集全球优质市场主体和优质商品、服务,加快培育本土品牌,努力构建融合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社会零售总额已超过美国。仅今年上半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1904亿元,同比增长23.0%。三驾马车里,消费连续多年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步增强,也带动了投资、进出口协同发展。
人口众多、市场广阔;消费能力提升、消费升级分层;扩大开放、良好的营商环境……对国际企业而言,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正孕育着无限良机。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
早在2019年,商务部等14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指导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直到今年,国务院才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5个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这项列入“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作开始迈出重要一步。
从首批落地的北、上、广、津、渝五大城市来看,开放度高是这几座城市的共性。北上广代表了国内城市开放的最高水平;天津是较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外资进入早,蕴含丰富的商贸基因;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战略地位正在日益凸显。另外,这5座城市都具有较强的政策吸引力,提供低税率、易退税、出入境便利等政策,提升了消费吸引力,具备良好的国际化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商业吸引力,商业圈数量众多,商圈消费规模较大。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既是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内容,也将对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实现加快国际化、特色化、智慧化消费载体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标志性商圈,统筹推进传统商贸业升级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强新型消费设施合理布局,完善和提升消费支撑及配套设施。
另一方面,也将对国际资源要素释放更多吸引力。对于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务部指出,要充分利用北、上、广、津、渝已经获批的自贸试验区优势,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持续引进国际技术、资金、人才、商品、服务等资源要素,提高国际化供给能力。
消费需求增加
中国成为国际医疗器械发展的热土
从几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看,医疗器械产业亦是重要关注产业。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意味着这些城市将站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叉点上,发挥对内需的有力支撑作用,也为国际企业掘金中国市场提供新的热土。尤其对国际医疗器械企业而言,中国市场将会是星辰大海。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仍有4000亿元以上的市场缺口。不仅如此,医疗器械行业的毛利率超过40%,赋税水平是传统制造业的2-3倍,能为地区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抢占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高地已经成为全国多地的重要发展战略。
不断释放的市场需求推动了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快速发展,助推国内企业积累一定的优势。但国内医疗器械技术方面仍存在短板,像ECMO这种医疗急救技术设备,受技术门槛、临床使用制约、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还缺乏能够全产业链布局生产ECMO的企业,在整个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国内企业实力依然比较薄弱。三甲医院中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大部分仍是进口设备,国产设备能进到一线医疗机构还是凤毛麟角。
从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到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自贸区扩容至21个,到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到持续打造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国正在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政策是引导,市场才是核心,未来进口器械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备受期待。
————
转载请注明:众成医械
更多医械行业前沿资讯&行业大数据干货,欢迎关注@众成医械(微信公众号/搜狐号/今日头条/好医工/微博/雪球号/健康界/同花顺/同方财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