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聚焦|新规!专职感控人员不承担与感控无关工作

2021-08-25 14:56   健康县域传媒

近年来我国医院扩张的脚步步伐加快,然而医院医院感控人员的配备却明显没跟上,这也是了院感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记者:王营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8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控人员配备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从高度重视感控人员配备管理、合理配备感控人员、优化感控人员专业结构、提高感控人员能力水平、落实感控人员职责以及关注感控人员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六方面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感控人员配备管理工作。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我国医院扩张的脚步步伐加快,然而医院医院感控人员的配备却明显没跟上,这也是了院感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一家医院院感做的怎样和这个医院的领导重视程度直接相关。”业内人士坦言,实际上,不仅仅是感控部门,可能在某些领导眼中,大多数职能部门都是“只花钱不赚钱”的管理部门,毕竟医院还是要面对经济运营、医保付费等各方面问题,要医院领导真心重视感控工作,让感控工作和医院收入挂上钩或许才是正确的方式。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配备专职感控人员

应充分考虑其专业结构


北京精医万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简棣在接受健康县域传媒记者专访时表示,长期以来,感控人员在各医院人员配置方面存在明显不规范。国家有明确要求,感控管理的负责人应是专业临床医生出身,然而,由于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匮乏,很多感控管理者都是护理出身,这一点就是不达标的。另外,在绩效考核设计上,医务、护理、院感、质控等临床职能科室的绩效应不低于于临床科主任的平均水平。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医院未按照国家要求来设置,体现不出感控科的管理价值。

 

《通知》指出,感控工作涉及面宽,工作内容复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配备专职感控人员时,应当充分考虑其专业结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其人员构成应当包括医师、护士,可以包括药学、医技以及有卫生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员等其他人员。所有人员均应当掌握公共卫生专业知识。医师占比不低于30%,护士占比不高于40%,其他人员占比不高于30%。兼职感控人员应当为医药护技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感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长时间专职从事院内感染防控工作。鼓励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专职从事5年以上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人员,担任感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

 

《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感控工作,全力支持医疗机构感控部门配备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感控人员数量。

 

“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非一个直接产生效益的科室,而是一个支出科室。所以,院感工作做得越好,医院的资金投入就会越大。”简棣说。

 

某三甲医院感控科副主任医师李菲坦言,本次南京禄口机场、郑州六院的疫情均与保洁人员有很大关系,其实在其它医院也存在类似的隐患。

 

“在许多医院,除了医生、护士以外,还有许多保洁员、护理员、保安等非专业工作人员,他们往往只是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没有接受过长期的医学专业训练,感染控制、消毒隔离、自身防护的观念相对薄弱,甚至可以说是知识缺乏,与医生护士相比,他们的工作地点流动大,经常在医院各个病区、院区之间往来,造成院内感染的风险更大。”

 

李菲举例道,比如保洁员不同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的区分:医疗区、非医疗区、感染区、非感染区等,除了人的区分外,清洁工具:拖把、毛巾等的消毒区分管理,消毒液浓度的监测,消毒频次执行情况等,都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进行监管,仅仅靠感控科人员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全院上下统筹落实。


专职感控人员不承担与感控无关工作



在感控人员的配备上,《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机构的级别类别以及是否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以下简称定点医院),合理确定感控人员的配备形式和数量。定点医院应当由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感控工作,确保各项感控要求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我们国家在感控方面的管理和制度是很完善的,特别是SARS、甲流和新冠疫情的出现,感控工作更是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具体落实层面就打了折扣。”李菲指出,在许多医院感控科属于职能管理科室,在临床并没有实际编制,只能靠科室兼职的医生和护士协助完成,工作的标准要靠日常定期督导,这时候督导力度和有效性就很重要了。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明确医疗机构配备感控人员包括专职和兼职两种形式:专职感控人员主要配备在医疗机构感控管理部门,全职从事全院的感控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不承担其他与感控无关的工作;兼职感控人员一般配备在不设病床的个体诊所、医务室等规模较小的医疗机构,或规模较大医疗机构的科室,开展本机构或科室的感控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

 

业内人士指出,感控专职人员配备本就不足,而根据医院工作安排,还要从事太多并非感控范畴内的工作,身兼数职。例如,在很多基层医院里,一个感控人同时还要负责工会、保健甚至科教人事等其他工作,如此一来,除了弄几个感染率出来,还有什么精力去深挖医院感染的防控呢?

 

此外,《通知》在配备感控人员数量方面,从非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其他传染病医疗救治定点医疗机构角度作出了具体要求。

 

非定点医院原则上按每150-200张实际使用病床(含口腔综合治疗台,下同)配备1名专职感控人员。100张以下实际使用病床配备2名专职感控人员;100-500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不少于4名专职感控人员;500张以上实际使用病床,根据医疗机构类别,按每增加150-200张实际使用病床增配1名专职感控人员。各科室应当至少指定1名医务人员,作为本科室的兼职感控人员,鼓励同时配备兼职感控医师和护士。实际使用病床数多于50张的科室,应当每50张床至少配备1名兼职感控人员。

 

定点医院感控人员配备数量应保持在非定点医院的1.5-2倍。


培训考核结果

与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挂钩


李菲直言,近年来, 各个领域基层培训项目都比较多,但院感领域却相对冷门,相关交流会议更为匮乏。

 

对此,《通知》指出,要提高感控人员能力水平,各地加大感控人员的培训力度,专兼职感控人员均应当接受培训及考核,熟练掌握感控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感控人员应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重点做好医疗机构内感染监测,感染暴发调查分析和报告,以及监督指导感控措施落实。

 

同时,感控人员应当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对感控人员参加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医疗机构应当予以支持。医疗机构应当将感控人员参加培训情况、考核结果以及日常业务开展情况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医师定期考核、护士执业注册、药学、医技以及其他人员档案管理等,并与职称晋升、绩效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

 

李菲认为,“各个医院普遍都能很好的落实了工作人员的感控知识培训和考核,但如何让工作人员乐于参加感控知识培训,尽量不给他们已经较为繁重的工作增加负担,让培训不流于形式,真正让工作人员把理念和方法内化于心,能在工作中时时刻刻紧绷着这根弦,我相信这是所有的医院医院管理者、感控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感控科对临床日常的监管奖惩,既能达到效果又不给临床工作增加更多的负担,同时监督检查的频率、频次,督导检查的方式,都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探索。”

 

《健康县域传媒》记者注意到:感控人员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方面,《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应当关心关爱感控工作人员,要拓宽感控人员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渠道,探索与感控工作特点相适应的职称评聘机制。要将感控人员与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薪酬待遇统筹考虑,鼓励医疗机构在薪酬待遇上向院内感染防控相关科室倾斜。




责任编辑(见习):高路
审核:汪言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定点医院,新规,感控,科室,机构,护士,配备,院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