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文章转载自:垂杨柳血管外科
专家简介:杨永久,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血管外科主任;从事血管外科已经20余年,韩国顺天乡大学首尔医院访问学者。熟练掌握周围血管疾病、肿瘤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血管急危重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微创诊疗操作技能。采用以手术和微创介入治疗治疗周围血管疾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外周血管疾病微创治疗方面享有较高声誉。 擅长:糖尿病足,静脉曲张,静脉血栓,肢体淋巴肿,胆管癌,梗阻性黄疸,动脉瘤,血管畸形,晚期肿瘤介入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第三大心血管杀手,发病率仅次于心肌梗死与脑卒中,是一种潜在的致死性疾病,有数据显示,可导致10%的医院死亡。在欧州,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该疾病。其发病隐匿,往往被大家所忽视,后果非常严重。
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就是深静脉内的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堵塞血管。在所有的静脉中,因为双腿的静脉距离心脏最远,而且人类的直立的重力作用,人体双腿的深静脉最容易形成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液凝结,导致其管腔堵塞。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关系非常密切,临床上将这两种情况归在一起,称作血栓栓塞性疾病。
易患人群
1、长时间不活动的人。如长期卧床不动的患者,久坐不动的白领,长途坐经济舱飞机的旅客等。长时间不活动会导致血液循环变慢,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2、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人。如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心衰等疾病,癌症患者以及老年人。
3、怀孕或者刚生产完的女性,以及使用口服避孕药和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这些女性受体内激素或药物的影响更容易产生静脉血栓。
4、肥胖的人。研究显示,肥胖(BMI>30)的人患静脉栓塞症的风险是非肥胖者的2~3倍。
5、有患静脉血栓栓塞家族史的人。
表现
1、典型的症状是突然单侧下肢肿胀,比健侧明显增粗。
2、患侧小腿肌肉会有明显的压痛,肌张力会高,严重的不能下地走路。
3、患侧下肢皮肤颜色还会出现发青紫、发暗红等。
4、肿胀的肢体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下地行走时则更加明显。
5、血栓一旦脱落,就会沿血液循环途径: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最终进入肺动脉,造成肺动脉栓塞,容易造成病人猝死。
预防
1、最简便的做法是不要长时间静坐或静卧,适当多运动以加快血液循环。特别是术后病人,更要尽早床上适当活动。
2、多喝水,防止脱水造成血液高凝。
3、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疾病,控制体重。
4、避免过度应用避孕药。
5、长途旅行时衣着及鞋袜要宽松,座位下不要塞满行李,让腿部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不要长时间呆在座位上不动,即使在飞机上也要在座位上做点运动,收缩下肢肌肉、挤压小腿肚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