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拳头般大小的巨大肿瘤长在小儿的胸腔上纵隔内,犹如一枚不定时炸弹,若不及时摘除,后果不堪设想……
8月10日,我院小儿外科徐畅副教授及其医疗团队在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顺利完成了机器人辅助下胸腔镜儿童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这在整个西南地区尚属首例。
危险!患儿体内长出拳头般大小肿瘤
患儿陆某,男,12岁,术前因“右侧胸背疼痛1周”来华西医院就诊。经医生查体,诊断其右侧眼睑稍下垂,右侧颜面部无汗。院外胸部X片提示:胸1-5脊柱右旁占位性病变。
经我院胸部CT进一步检查,提示为:上纵隔巨大实性肿物,大小约6x7x7cm³。这意味着,小朋友的上胸腔内,长出了一个拳头般大小的肿瘤!
考虑到胸内肿瘤的巨大程度,患儿随即被收治进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入院诊断为:纵隔巨大肿瘤;霍纳综合征。
(患儿CT冠状面提示肿瘤位于上纵隔,大小约6x7x7cm³)
众所周知,肿瘤的治疗是综合性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生物治疗等。
外科手术切除在儿童实体肿瘤中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术后根据肿瘤的性质和分型可能还需要后续的治疗。
对于这一例纵隔肿瘤患儿,徐畅副教授为患儿制定了尽快手术切除的方案。
选择!以微创胸腔镜代替传统开胸术
在确定必须以手术切除为治疗手段后,徐畅教授又面临下一个问题:是选择传统开胸手术,还是微创的胸腔镜手术?
考虑到儿童胸腔狭小,肿瘤体积巨大,位置位于肺尖,一般胸腔镜无法良好地显露手术视野,而传统的开胸手术虽然能保证手术视野显露良好,但需要胸骨正中劈胸创伤巨大,术后疼痛加上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必然大大推迟患儿术后康复时间。
经过反复对比和考虑,微创的胸腔镜手术无疑是最适合患儿的治疗手段!徐畅副教授与患儿家属详细沟通病情之后,最终向患儿家属推荐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系统。
机器人手术的优势有:
三维立体高清显示手术视野;
操作器械末端多关节设计,弯曲及旋转的程度比人手更灵活;
将外科医生的手部动作缩放、颤抖自动滤除并转换成更精准的动作,可轻松完成狭小空间内的精细解剖操作;
因此,机器人手术可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主刀医生在控制台操作机器人系统)
此外,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就可以进行操作,大大节省体力,从而让医生将更多精力用于手术,保证了手术的质量。
切除!手术历时3小时,创口仅1cm
在了解上述机器人手术的优越性后,家属毅然选择机器人手术。考虑到患儿病情,徐畅副教授及其医疗团队为其开辟了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了住院手术。
术前,小儿外科与手术室、麻醉科进行充分讨论与沟通,制定出一套详尽的手术方案。
(机器人系统实体展示,助手在手术台上配合主刀医生)
8月10日上午,在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机器人专用手术室,在为患儿施行了全身麻醉后,本次手术的“主角”——达芬奇机器人闪亮登场。看似笨重的机器人系统,在徐畅副教授熟练的操控下,犹如一双巧手在患儿狭小的胸腔内完成一件艺术品。
(纵隔肿瘤在机器人手术中的高清显示)
肿瘤周围毗邻数根肋间血管、右侧锁骨下动脉等重要结构,肿瘤蒂位于椎间孔……在高清放大后这些解剖结构都显示得非常清楚,术中它们要么得到很好的保护,要么被安全地结扎切断。
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历时3个小时,仅有10ml出血,肿瘤被完整切除并用取物袋分块取出,患儿胸壁只留下了4个小于1cm的可见手术创口。
术后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疼痛,术后6小时正常进食,术后第二天拔除胸腔引流管并下床活动,家属对恢复情况非常满意。
(本文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徐畅教授、何涛贞医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