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处暑节气,风湿病患者的养生策略

2021
08/25

+
分享
评论
北京中医医院
A-
A+

处暑,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150°时即为处暑。

5531629731522709

处暑,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150°时即为处暑。“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了,所以古人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后,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阳气也随之开始逐渐收敛,此时休息也要相应地调整,要真正做到“早睡早起”。

处暑节气有哪些养生重点?

顺应秋收之气,保养“肺阴”不受损害

《黄帝内经》说过:“秋冬养阴”,“养”有滋养、补养、保养等含义。进补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保养”。“阴”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秋风萧肃,万物生长的态势已经结束,转而进入收敛、成熟、收获的季节,自然界的态势是向下、向内收敛的,而向下、向内则属“阴”;二是五行学说中秋天对应肺,肺在五脏属“阴”;三是指秋天燥气盛,以干燥、缺乏津液为主,而津液则是属阴性的物质。由此可见,秋季补阴是非常重要的。在饮食调理上也要以防燥护阴为原则,少用椒、葱、薤、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甘蔗、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

早睡早起多锻炼,秋乏也不找上你

“秋乏”是什么道理呢?从生理学来讲,正常人必须在一定的气温、湿度、气流以及气压等综合气候条件下,机体才感到舒适。进入秋季之后,气温逐渐变得冷暖适中,人体各种生理系统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恢复了日常的平衡,消化功能恢复常态,心血管负担得到减轻,人体进入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入秋后,日照时间逐日缩短,秋季的夜间,最容易入睡,睡眠深沉而香甜,为此,清晨醒后仍会感到倦乏,还想继续睡下去。若想“秋乏”不那么明显,就要保证充足睡眠。改掉夏季晚睡习惯,争取晚上10点前入睡,比夏天增加1小时睡眠,并保证早睡早起。另外,适当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其次需要加强锻炼,可以适当进行登山、散步、做操等简单运动。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特别是下午感到疲乏时,伸个懒腰就会马上觉得全身舒展。

合理穿衣,春捂秋冻

在穿衣方面,要遵循“春捂秋冻”的规律。特别是咱们风湿病患者,怕受凉后关节痛加重,经常过早地穿上厚衣服。秋天一般早晚较凉,白天还是燥热,即使天气变冷,也是逐步演变而来的。对于这种气候规律,人体要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逐渐过渡,可以适当搭配薄外套、丝巾、关节护具等,不要过早穿上厚衣,以免过早收敛阳气,引起体内阴阳气血的变化。

本文转自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微信公众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处暑,睡眠,早睡早起,逐渐,收敛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