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研咨询发布的市场报告看,我国生长激素行业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恐针”问题影响矮小症治疗效果
中华医学会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约有700多万名罹患矮小症,需每天进行生长激素注射治疗的4~15岁儿童。然而,由于罹患矮小症儿童治疗周期一般在18个月左右,总注射次数高达550次左右,因此,儿童“恐针”问题成为了矮小症治疗中的一大障碍。
一是“恐针”导致生长激素注射治疗的患儿比例极低,接受治疗的患儿不足3万人。二是受注射频率高、时间长、恐惧、疼痛、断针等因素影响,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儿童中超过60%依从性不佳,依从性差会显著降低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因此,解决生长激素注射中的恐针难题,或将打破矮小症诊疗困境。
无针注射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无针注射器通过注射器内部的压力装置产生的压力,推动药管中的药液经过微孔形成药液柱,使药液瞬间穿透人体表皮到达皮下,药液在皮下呈弥散状被吸收。无针注射射流的速度极快,能够保证有效透皮的压强,并在透皮后迅速衰减,因此对皮下损伤极小。由于无针注射器没有针头,消除了患者的恐针心理,也没有被针头刺伤的风险。同时,无针注射进入肌体的深度大约在4至6毫米,对神经末梢的刺激很小,因此一般不像有针注射器那样有明显的刺痛感。
此外,无针注射器在设计时还针对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儿童皮肤特点以及不同药液的密度,建立了最佳注射剂量和最佳皮下吸收深度的计算模型,使无针注射产品适合亚洲适龄儿童使用。
据了解,在国外,无针注射生长激素早已成熟应用于矮小症患儿。此次产品在国内的获批,标志着国家监管部门对无针注射给药方式的肯定,更标志着我国无针注射技术已走在世界同行业发展前列。
从智研咨询发布的市场报告看,我国生长激素行业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我国生长激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7.21亿元、95.74亿元和114.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80%、24.00%和19.74%。随着首款生长激素无针注射器的获批,整个市场或将释放更大增长空间。
————
转载请注明:众成医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