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儿不大,“石”倒不少

2021
08/23

+
分享
评论
北京和睦家医院
A-
A+

胆绞痛反复发作的频率多变,从几小时到几年不等,但多数患者并非每天都有症状。一旦患者出现症状,其症状很可能会复发,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北京和睦家医院  普外科  刘竞主任 


生活工作匆匆忙忙,很多人饭点“随缘”,又总想“吃点好的”犒赏自己,不规律的饮食很容易让胆结石这种现代常见病找上门来。

胆结石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会给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阅读今天的科普文章,看普外科专家的专业讲解。

Q1. 胆结石是一种什么疾病?
胆结石一般是指胆道系统内存在结石,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等等。

俗话说的“胆结石”多指“胆囊结石”,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

胆囊是肝脏下方的一个梨形小器官,负责储存胆汁(由肝脏产生、帮助消化脂肪的一种液体),并在进食脂肪后将胆汁经胆管排入小肠,帮助消化。


Q2. 胆结石有哪些类型?
1. 从类型上分为

胆囊结石:指胆囊内存在结石。胆囊内存在结石,如未引发症状,则不认为是一种疾病。

胆石病:胆道系统内存在的结石引发了症状。

无并发症胆石病:指没有胆石相关并发症的胆绞痛。

并发症性胆石病:是指除了胆石病本身的表现外,还出现了胆石相关并发症,包括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胆石性胰腺炎、胆石性肠梗阻和Mirizzi综合征。


2. 从成分上分为
胆石由胆固醇、胆红素钙盐或棕榈酸钙盐、蛋白质和黏蛋白混合构成。同一患者的胆石通常成分均一。

根据胆石的主要组分,可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胆固醇结石:常见于因遗传或环境因素胆汁易呈胆固醇过饱和的人群。大多数“胆固醇”结石中还混有少量棕榈酸钙和胆红素钙。

黑色胆色素结石:由溶血形成,主要含胆红素钙。

棕色胆色素结石:与细菌感染或寄生虫侵染胆道系统有关,也常见于之前接受过胆道治疗者的胆管,还可能是胆囊切除后的新发胆总管结石。



(图片来源:bigstock)

Q3. 哪些人容易得胆结石?
1. 年龄和性别
年龄增长和女性性别是胆石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2. 遗传易感性
家族史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胆石症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3. 妊娠
妊娠是发生胆固醇结石的危险因素。

4. 糖尿病
糖尿病会增加胆固醇性胆石症的风险。


5. 血脂异常
非HDL胆固醇水平增加可能是胆石症的危险因素。


6. 饮食和生活方式因素
经常摄入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食物,极端低脂、低卡路里饮食,或长期饮食不规律,都容易导致胆结石的形成。
肥胖,体重快速减轻都可能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图片来源:bigstock)

7. 药物
一些药物可促进胆石形成。如贝特类药物、生长抑素类似物(长期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肢端肥大症可引发胆石症)、激素替代治疗、口服避孕药等。


8. 胆汁淤积相关疾病
脊髓损伤患者会增加的胆石病的风险,原因包括:胆囊动力下降导致胆汁淤积,肠内容物通过减慢导致肠肝循环改变,代谢变化导致胆汁脂质分泌异常。

为了减少结石发生的可能性,脊髓损伤患者可能会需要长期禁食或进行肠外营养。


9. 其它相关疾病
肝硬化、克罗恩病/回肠切除、高胆红素血症是与胆色素性胆石相关的危险因素。


Q4. 得了胆结石,有哪些症状?

1. 胆绞痛
胆绞痛的经典描述为右上腹、上腹正中或(较少见)胸骨后剧烈钝痛,可能放射至背部,尤其是右肩胛骨。疼痛常伴出汗、恶心及呕吐。

虽被称为“胆绞痛”,但其疼痛通常是持续性而非绞痛性。

胆绞痛反复发作的频率多变,从几小时到几年不等,但多数患者并非每天都有症状。一旦患者出现症状,其症状很可能会复发,且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图片来源:bigstock)

2. 非典型症状
报道显示,胆石患者也会出现除胆绞痛之外的症状,但其预测胆石病的价值较低。在很多病例中,这些症状与胆绞痛共存,但不一定与胆石有关。

胆石患者的非典型症状包括:
嗳气
餐后饱胀感/早饱
反流
腹部膨隆/腹胀感
上腹或胸骨后烧灼感
仅有恶心或呕吐
胸痛
非特异性腹痛


3. 并发症
包括胆囊炎、胆总管结石伴或不伴急性胆管炎,以及其他罕见的胆石并发症。


Q5. 如果延误治疗胆结石,会有哪些后果?
如果出现下列并发症,会使病情加重,风险增高。

1. 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是胆石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与胆囊炎症相关的右上腹痛、发热及白细胞增多的综合征,通常与胆石病有关。
慢性胆囊炎是指组织病理学显示胆囊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
慢性胆囊炎的存在与症状之间并无必然关联,因为存在广泛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症状,且无证据表明慢性胆囊炎会增加患者未来发病的风险。


(图片来源:bigstock)

2. 胆总管结石伴或不伴急性胆管炎
胆总管结石是指胆总管内存在胆石。
急性胆管炎是一种以发热、黄疸和腹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由胆道梗阻的情况下感染所致。


3. 胆石性胰腺炎
胆石经胆道排出时可诱发急性胰腺炎。其机制包括:阻塞胰管或者阻塞壶腹部,导致胆汁反流入胰管。
当胆石暂时性堵塞壶腹部时,患者表现为急性胰腺炎,肝生化指标(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转氨酶)可升高。


4. 其他罕见的胆石并发症
其他罕见的胆石并发症包括胆囊癌、胆石性肠梗阻和Mirizzi综合征(胆石嵌顿在胆囊管,导致胆总管或肝管受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胆结石,并发症,胆绞痛,胆石病,胆固醇,症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