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显示肠道微生物群、铁储备和肝脏脂肪积累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
导读
已知肠道微生物群和铁储备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病理生理学中发挥作用,尽管它们复杂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在这里,我们在2个特征良好的人类肥胖受试者队列(n = 49和n = 628)和由肥胖和非肥胖个体组成的独立队列(n = 130),结合体外和动物模型,应用一个综合系统医学方法(肝/粪便宏基因组、血浆和尿液代谢组学、转录组)进行研究。血清铁蛋白水平作为肝脏铁储存的标记物,与肝脏脂肪积累呈正相关,与较低的肠道微生物基因丰富度、组成和功能呈正相关。铁蛋白与巴斯德氏菌科、明串珠菌科和微球菌科呈强负相关;与微孔菌属、双歧杆菌属和乳酸菌属呈一致负相关,与拟杆菌属和普雷沃菌属呈阳性相关。值得注意的是,铁蛋白相关的细菌家族与铁相关的肝脏基因有很强的相关性。此外,一些与铁代谢(运输、螯合、血红素和铁载体生物合成)和NAFLD(脂肪酸和谷胱甘肽生物合成)相关的细菌功能也与宿主血清铁蛋白水平相关。这种与铁相关的微生物组特征与转录组和代谢组特征相关联,而转录组和代谢组特征与肝葡萄糖代谢中肝脏脂肪积累的程度相关。特别是,我们发现血清铁蛋白、巴氏杆菌科和微球菌科、参与组氨酸运输的细菌功能、宿主循环组氨酸水平和GYS2和SEC24B在肝脏的表达之间存在一致的关联。血清铁蛋白也与细菌甘氨酸转运体、宿主血清甘氨酸水平和肝脏甘氨酸转运体的表达有关。转录组学的研究结果在人类原代肝细胞中得到了重复,铁补充也导致甘油三酯的积累,并诱导脂质和铁代谢基因的表达与棕榈酸协同作用。我们进一步探讨了通过将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到受体小鼠体内,微生物群对铁代谢和肝脏事实积累的直接影响。与人类的结果一致,来自高铁蛋白供体的移植导致了受体小鼠铁代谢和脂肪酸积累相关的几个基因的改变。总之,本文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组、铁储备和肝脏脂肪积累之间的显著相互作用,这对靶向治疗具有潜在的意义。
论文ID
原名:Iron status influenc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obesity through the gut microbiome
译名:铁储备通过肠道微生物群影响肥胖患者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期刊:Microbiome
发表时间:2021.5
通讯作者:José-Manuel Fernández-Real
通讯作者单位:赫罗纳医院内分泌、糖尿病和营养科
实验设计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