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利用单分子荧光技术揭示了Tau蛋白发生液-液相分离过程中的构象动态变化及其与不可逆淀粉样聚集发生的相关分子机制。
结果显示,Tau蛋白在相分离状态下,其N端和C端结构域打开,暴露出位于中间的微管结合区域。上述变化打破天然态Tau蛋白单体的"paperclip"稳定构象状态,促进了Tau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使之在纳摩尔浓度下形成纳米尺度的寡聚体(cluster),临界浓度仅为10 nM。这些寡聚体作为核心促进高浓度下Tau蛋白液-液相变的发生。
相变所导致的Tau蛋白结构域打开、构象伸展、及分子间寡聚体形成,促进Tau蛋白发生以微管结合区域为核心的不可逆淀粉样纤维化,而与疾病相关的P301L和P301S突变体则可显著加速纤维化的进程。
该研究从单分子水平揭示了Tau蛋白发生相分离的机制,为深入理解蛋白质从天然态到功能性相分离态、以及进一步转化为病理聚集物的过程提供新线索。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柯莎研究员和吴思副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柯莎课题组博士生温纪涛为本文的第一作者,中山大学洪柳教授、英国剑桥大学Tuomas Knowles教授、Georg Krainer博士在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面也为本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等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jacs.1c03078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