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兵秣马,为儿童健康时刻准备着

2021
08/23

+
分享
评论
杏林帮官媒
A-
A+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文章转载自: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2021年8月18日下午,一声急促的叫喊打破了平静的病房,“医生、医生,我小孩脸黑了!快来啊”。医生立即从妈妈手上抢过宝宝,冲进抢救室,拍背、吸痰、吸氧、监护……医护人员麻利又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

“患儿呼吸急促,口周发绀,可见吸气性三凹征,立即复苏囊加压给氧”主治医生吕勇沉着冷静判断病情,“好的”,主管护师邹彩丽熟练配合抢救。

随后科室副主任冯庆红及护士长张琴到场指导抢救,“立即气管插管,准备气管插管物品,跟家属沟通下病情”,医护配合进行插管、给氧、判断、固定、吸痰整套抢救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咔嚓”“咔嚓”旁边响起了拍照的声音。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儿科病房正在进行的一场应急预案演练。

儿科向来被认为是哑巴科室,患儿头疼脑热无法诉说,只能用哭闹表达,家长可以猜,医护人员可不能,必须通过检查确定患儿的病情,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同时儿科病人病情变化快,又由于儿童抵抗力低、机体含水量较大、部分器官发育不够成熟等特点,故儿童生病容易发展为急危重症。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儿科工作中随时可能会遇到急危重症患儿,需要医护人员未雨绸缪、枕戈待旦,平时就“练好兵”,才能在抢救时游刃有余,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病情,患儿,儿科,儿童,抢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