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医师代表】以人至重,有贵千金!

2021
08/20

+
分享
评论
咸阳市市一院
A-
A+

敬佑生命,医路同行。

 

今年中国医师节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首百年奋斗征途,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赓续光荣传统,践行初心使命,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了巨大贡献。八十二年来,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历经5次搬迁,8次更名,不变的是一代代一院人所展现的医者风采、医者情怀、医者仁心!在第四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号召全院医师继续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在建设咸阳医疗卫生事业中展现新作为、谱写健康新篇章。

 

优秀医师事迹之

缑剑:看到患者康复的那一刻 一切都值得

呼吸与危重症病院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缑剑


"你去了报我的名字,赶紧预约CT室,咱赶紧排队先把检查做了……"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接到门诊部患者电话,为了让患者少跑路,缑剑赶紧安排检查事宜。文质彬彬,讲话慢条斯理,这就是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病院院长、一病区主任缑剑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他常对团队医护人员说,医疗技术是基础,跟患者及其家属有效的沟通,是顺利开展治疗工作的前提,要要做有温度的医护,让病房充满人情味。

一周前,27岁的病患小伙结束了三个多月的治疗终于出院,随后为表示感谢,家属给科室送去了锦旗。"起初,小伙因为肾病综合征住院,后并发难治性气胸。小伙没少受罪,两个月里一直插着胸腔闭式引流管,最终接受了支气管单向活瓣植入术,很快就康复了。"缑剑回忆,辗转求医的过程里,家属由最初的焦虑和怀疑,变成对他们的信任和感激,少不了他们不厌其烦地答疑解释,还有护士们的精心护理。


记得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作为党支部书记和呼吸内科专家,缑剑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两个年幼的孩子交给妻子,而他一个多月都没有回过家。缑剑和他的队友吃住在一线、战斗在一线,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认真研究每一位发热病人的病情、排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到深夜是他的工作常态。


在缑剑的眼中,医生这个职业充满了责任和挑战。一方面对自己高要求,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快速普及开来,造福一方百姓。经过快速发展,科室规模不断壮大为多名硕士研究生在内50余人医护人员的强大团队,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冷冻肺活检、气管镜下肺癌冷冻氩气治疗、球囊扩张、气道支架植入、内科胸腔镜诊断及治疗、经皮肺穿刺活检等多项新技术。他带领团队斩获各项殊荣,自己也先后荣获咸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咸阳市"青年突击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缑剑和他的团队用珍贵的信念默默守护着医者仁心。长时间坚守在一线,疲惫在所难免,但他却说:"再疲惫,看到患者康复的那一刻,一切都值得!"



优秀医师事迹之

关凯:与疾病较真 对病人负责


骨科病院副院长、骨科二病区主任关凯


“我与骨科的缘分可能要追溯到娘胎里,我父亲在铁路医院当了40多年骨科医生,他在大骨节病方面很有研究,发表的文章已被列为大骨节病治疗的经典文献。从记事起我就见惯了父亲治病救人的场景,他是我心中的偶像,也是从那时起在心里埋下了从医的种子。”谈起对骨科专业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原因,关凯如是说。

五年前,一位来自礼泉的患者入住医院内科,关凯在会诊时知悉,患者由于脊椎问题丧失劳动能力已有七、八年,生活不能自理。查体后,关凯发现患者的病因在于退行性脊柱侧弯使得整个脊柱的支撑作用丧失较多。但此类脊柱侧弯手术,手术难度与风险都是巨大的。“让我给你做手术吧。手术一做就能好。”医者仁心,执着的关凯不忍心就此放弃患者,同时他也笃信自己在脊柱外科领域积攒多年的知识和经验足以应对这场手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四年后,患者家属和村干部送来牌匾,告诉关凯,患者目前生活完全无碍,已经去南方打工了......此类病例言不尽数,他带领科室,填补了多项咸阳市空白,开展椎体闭合复位椎弓钉棒固定,椎体环枕融合术,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矫形融合术等等。


二十四年来,关凯在咸阳医患界积累了较高的声望和良好的口碑。他坚持履行下乡医疗支援项目,放弃休息时间,主动承担礼泉县医院、乾县县医院,彬州市医院、淳化县医院的下乡支援,坚持每周查房,协助手术,做到365天不缺席,各县级医疗水平明显提升。此外,他还积极参加咸阳市地方病大骨节病项目,承担旬邑、淳化两县大骨节病人的普查、治疗、手术等项目,改善了大骨节病人的生活、劳动能力。


“与疾病较真,对病人负责。”是关凯的座右铭,在这种性格和坚持下,他用昂扬的斗志和满腔的热情践行着自己身为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优秀医师事迹之

李晓峰:心尖上的“舞者” 敢于和死神赛跑



介入科主任、心胸大血管外科副主任李晓峰


心脏承载着生命的源动力,在人体心脏如此精密的器官上进行手术,便如同在心尖上跳舞。2020年11月6日,一例为56岁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进行的心包剥脱术紧张进行,这是李晓峰博士到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开展的首例心脏手术。也是时隔十六年后,咸阳市第一人医院又再次开展心脏外科手术,让心脏疾病患者不出咸阳就能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李晓峰,曾在西京医院从事心血管外科15年,是医院2020年引进的高端人才,现任介入科主任、心胸大血管外科副主任。

近一年来,李晓峰带领的团队,不断挑战并探索创新,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如今,医院基本完成所有心脏大血管外科范畴的手术类型,包括先心病矫治术、心房粘液瘤摘除术、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剥脱术等。且所有心脏手术患者,均治愈出院,为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心血管疾病的热点、难点,2021年,李晓峰又成功开展经导管或经心尖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填补了咸阳市医疗领域的空白;成功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二尖瓣成形手术,这是自建院以来第一台搭桥手术,也是心胸大血管外科在心脏手术病种上的又一次突破。


李晓峰倍感时间紧迫,每天不敢有任何的松懈,他说:“这一年,我时刻努力将自己所学技术、先进理念带给心胸大血管外科的同事们,希望促进科室蓬勃朝气发展,让咸阳地区的重症心脏病患者能在家门口就看好病。”



优秀医师事迹之

朱浩:关键的时候 站得出来 冲得上去


神经内科三单元主任朱浩


朱浩于2006年7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系,西京医院工作5年,师从刘之荣教授、张光运教授学习脑血管病介入;来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后,他迅速适应身份、岗位转换,立足新的起点,不折不扣、尽心尽责地做好自已的本职工作。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始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按时上报疫情,做好疫情排查,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他人;在平时工作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舍小家、顾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凭借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竭尽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他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工作中积极创新,学科建设目标明确,带领团队开展静脉溶栓、动静脉桥接溶栓、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等手术,先后完成医院首例动脉溶栓、咸阳市首例急性脑梗死球囊扩张成形术、咸阳市首例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等。首创的急诊取栓ARES技术更在西北取栓俱乐部推广应用,使医院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介入很快达到省内甚至国内领先水平,提高了医院及科室在咸阳地区的影响力;提高了咸阳神经介入在省内影响力。


神经内科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为加快建立脑卒中救治网络,朱浩积极下乡巡讲,查房,带动县级医院成立卒中中心,减少脑卒中致死、致残率;先后帮扶乾县、永寿、长武、彬县、武功、淳化等医院建立防治卒中中心,目前多家县医院已经能够完成静脉溶栓。


作为优秀青年医师的代表,朱浩将继续带领他的团队勇往直前,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尽心尽力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优秀医师事迹之

段飞:救回来一条命 再苦再累都值得


急诊科主任段飞


作为一名急诊科医生,同时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段飞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为了在抢救危重病人时多尽一份力量,争取更高的抢救成功率,他特别交代一线医生:不管什么时候,即使他没值二、三线夜班,只要有急诊抢救都要通知他,他一定前来帮忙。多年来,不管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坚持24待机,随叫随到,365天无间断,只要一声急诊呼叫,他总是以最快时间回到医院,并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抢救工作中。

有一天下午,在家休息时被电话铃声叫醒,得知患者进食刺激后发生严重过敏,皮肤大片状斑丘疹、面色苍白、气短,考虑“急性喉头水肿”,延迟或处置不到位可能危及生命,他立即赶往医院,同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患者转危为安。在急诊科的岗位上,深知疾病的凶险及有效抢救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以案说法”,多次进入社区、校园、机关、下级医院及电视台等机构,进行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训练、考核工作。


急诊科在医疗战线上地位特殊,面对新冠疫情,他们需要双线作战,既要管好发热患者和疑似患者的及时送检与转运,还要全力救治常规危重急诊患者。作为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和专家组成员,段飞身兼双重身份,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带领急诊科一线人员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在战疫日子里,急诊科给医院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疫堤坝,他积极配合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周密安排救护车接诊,以及常规急诊患者的诊断和救治工作。


从医以来,段飞以自己高尚的医德、兢兢业业的服务、全心全意的行动书写着对人民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守护。



优秀医师事迹之

杨金君: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超声医学科副主任杨金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杨金君的座右铭,在追求医学的道路上他一直也是这样做的。


2007年,杨金君怀揣梦想和希望,加入到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个大家庭。初来医院,他满心欢喜,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科室,打扫诊室卫生、认真的擦拭心爱的仪器、精神饱满的等待患者的到来,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心如意,可是没过多久,便被现实碰的灰头土脸,因为他的超声报告经常会被临床大夫退回来,要求上级医生重新复查,这使他上班的积极性大受打击,这时他的超声启蒙老师杨建忠、王萍主任耐心地告诉他,书本的理论知识很重要,这是基础,可是书本里的知识不是全部,要做好超声更要联系临床,详细了解病人的过去,认真询问患者的现病史,这样才能结合现在的超声表现更全面、准确的给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


在他们的谆谆教导下,他明白了光凭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超声检查要与临床相结合。于是他每天下班就带着当天所做过的病人的资料跑遍了全院的临床科室,一一的与主管大夫沟通,详细了解病人的情况,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再回顾他的病理结果,进一步验证他的超声报告。就这样,一点点积累经验,慢慢做到融会贯通,杨金君的诊断报告再也没有被临床大夫退回来了。

随着超声事业的发展,超声介入应运而生。面对一个新鲜的学科分支,他充满了好奇,于是便申请外出进修学习,穿刺活检、囊肿治疗、置管引流、肿瘤消融等等新兴技术,他都一一熟练掌握。


返院后杨金君接诊的第一位患者,是一名患者老年男性,胆囊结石颈部嵌顿,不能耐受外科开刀手术,临床大夫找到了他,希望他能运用新技术为病人减少痛苦。此时的杨金君既紧张又兴奋,他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沉着的规划着进针的路径,顺利为患者进行了胆囊穿刺造瘘术,术后引流效果非常理想,患者及家属非常满意。

十多年来,杨金君完成的超声介入已破万例,为大批患者解除病痛,患者的就医体验也不断攀升。未来,他将努力前行,创新驱动,在通往人民健康的道路上不遗余力。



敬佑生命 医路同行

向所有医师致敬

医师节快乐~


供稿:刘萱 朱金玲 薛瑞卿

编辑:薛瑞卿

责编:朱金玲

审核:刘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急诊科,医师,患者,外科,超声,手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