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与微粒药物相比,使用纳米颗粒进行的临床研究有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凸显了纳米技术药物输送系统的部分优势,因为它们是直接作用于细菌的小尺寸系统,所以增强了靶向性药物的效果。
幽门螺杆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且常规治疗药物的靶向特异性低,使得菌株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很难根除。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案刻不容缓。使用先进的给药系统,如微米和纳米颗粒,可以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和药物在靶部位的释放速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米和纳米颗粒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纳米粒给药系统,包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脂质体、纳米乳剂、金属纳米颗粒和聚合物纳米粒,以及胃肠道滞留制剂等微粒技术体系,其中着重阐述了粘膜粘附型、磁性和漂浮型微粒系统。
论文ID
原名:Highlighting the use of micro and nanoparticles based-drug deliverysystem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s
译名:聚焦微米粒和纳米粒给药系统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应用
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
发表时间:2021.3.16
通讯作者:Taís Maria Bauab & Marlus Chorilli
通讯作者单位:巴西圣保罗大学药学学院
综述目录
4.1 聚合物微粒
4.1.1 胃滞留制剂
4.1.1.1 生物粘附型GRDF
4.1.1.2 高密度型GRDF
4.1.1.3 磁性GRDF
4.1.1.4 漂浮型GRDF
4.1.1.4.1 低密度系统
4.2 纳米技术
4.2.1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
4.2.2 脂质体(LP)
4.2.3 纳米乳剂(NE)
4.2.4 金属纳米颗粒(MNP)
4.2.5 聚合物纳米颗粒(PN)
4.2.5.1 靶向性聚合物纳米颗粒
5 总结和评论
主要内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