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培训 | 采用这方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更有效!

2021
08/20

+
分享
评论
感控工作间
A-
A+

怎么培训?


Introduction


 

手卫生

有效阻断病原菌传播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怎么培训?

标准示范+情景演示法

⬇⬇⬇

医院感染是指发生于院内的感染,是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医院感染不仅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会威胁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手卫生是关系到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做好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工作可有效阻断病原菌传播,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部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低下、手卫生意识淡薄,还需对其进行教育培训。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是一种新型教育培训手段,其教育培训方式更加直观,易引起受培训人员的兴趣。本研究为探讨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在医护人员手卫生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 2020年1月至 6月我院150名医护人员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0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6月我院150名医护人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名。对照组年龄 20~49 岁,平均(32.63±9.04)岁;男24名,女51名;职业:医生21名,护士54名;所在科室:普外科20名,骨科18名,神经外科14名,泌尿外科14名,心胸外科9名。观察组年龄 20~48 岁,平均(32.28±9.31)岁;男25名,女50名;职业:医生 20 名,护士55名;所在科室:普外科21名,骨科17名,神经外科15名,泌尿外科13名,心胸外科9名。两组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职业、科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取得医护人员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手卫生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手卫生教育讲座,讲解手卫生相关知识,向每位医护人员发放一份手卫生教育手册,自行阅读。观察组接受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手卫生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手卫生教育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①标准示范。向医护人员详细讲解手卫生概念、手清洗指征、手消毒指征、自我防护措施等,普及医院感染的管理方法、手卫生的操作规范,强调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液体暴露风险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对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在培训教室内张贴宣传海报,为医护人员播放手卫生的标准示范操作,让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标准操作流程,同时,为医护人员播放各类不规范的手卫生操作片段,指出操作不当之处,加强其对手卫生规范操作的认知。


情景演示法。将医护人员进行分组,5人/组,每组至少有1名医生,其余为护士。由培训教师在示范性讲解后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根据问题和任务确定情景剧主题,构思临床情境,制作简单剧本,分配角色进行扮演和练习,由医护人员轮流扮演患者,其余医护人员展开操作,教师在旁观察,并作出指导。在培训结束后,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掌握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考核通过方可,如考核不达标,需再次进行手卫生教育培训。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采用手卫生理论知识问卷对医护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包括手卫生概念、手清洗指征、手消毒指征、自我防护知识4项,每项总分为0~100分,评分≥85 分即为知晓)、手卫生依从率(对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液体暴露风险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是否规范洗手进行调查,总分100分,评分≥85 分即为规范洗手/依从)、洗手液及手消毒剂平均日消耗量、手细菌菌落数目、手卫生规范操作率、手消毒合格率(手细菌菌落数目<10cfu/c即为合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X ±s 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感染情况

两组医务人员培训前、后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比较培训后,两组手卫生概念、手清洗指征、手消毒指征、自我防护知识知晓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医务人员培训前、后的手卫生依从率比较

培训后,两组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液体暴露风险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手卫生依从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医务人员培训前、后的洗手液及手消毒剂平均日消耗量、手细菌菌落数目、手卫生规范操作率及手消毒合格率比较

培训后,两组洗手液及手消毒剂平均日消耗量、手卫生规范操作率及手消毒合格率均升高,手细菌菌落数目均减少,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医院感染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性,而且关系到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手清洗、手消毒等,是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自我防护措施,医护人员通过采用洗手液、消毒剂对手部进行清洗和消毒,可有效减少手部携带的细菌菌落数目,降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及自身的交叉感染风险。


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部分医护人员未能充分意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对手卫生的执行力度不足,依从性较差,导致其手部携带的细菌菌落数目超标,增加了患者院内感染及医护人员交叉感染的发生风险。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医护人员进行干预,以增强其手卫生依从性。


手卫生教育培训是针对手卫生工作开展的健康宣教和培训活动,以往的手卫生教育培训以刻板的手卫生知识讲授为主,医护人员对于该类手卫生教育培训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导致其手卫生知识掌握度在培训后仍然不高。我院于 2020 年在手卫生教育培训中引入了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主要通过录制视频,示范标准、规范化的手卫生操作流程,指出不合理的手卫骤生操作步,进而纠正医护人员在手卫生方面的错误认知,提升其对手卫生操作技巧的掌握度,同时,采取情景演示法对手卫生相关情境进行模拟,这种示范、演示形式的培训可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更加主动地学习手卫生相关知识和手卫生操作技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观察组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依从率、洗手液及手消毒剂平均日消耗量、手卫生规范操作率、手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手细菌菌落数目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手卫生教育培训可增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提升手卫生依从性,可确保手卫生制度落实到位,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这主要是因为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可更加直观地为医护人员示范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可使医护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手和手消毒方法,并强化其对手卫生的认知,使其充分意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在手卫生教育培训中采取标准示范与情景演示法,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及手卫生依从性,规范手卫生操作,提高手消毒合格率,减少手细菌菌落数目。




来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7月第6卷第19期

文案采编 | 姣姣

图片 | 创客贴、135编辑器

排版 | 微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务人员,统计学,卫生,感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