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的人生遇上肺动脉高压,家长如何守住ta的心理防线?(下)

2021
08/20

+
分享
评论
爱稀客
A-
A+

 在和孩子谈论有关疾病的话题前,先解决好您自己的问题,不要把您自己的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投射到谈话中,影响孩子的情绪。


怎么帮助孩子缓解
看病、吃药带来的焦虑?


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不乐意去医院看病。医院有他们讨厌的针头、医学检查、陌生人、刺鼻的消毒水气味,还会领回家一大堆药。因为看病,他们可能会错过和同伴玩耍,错过喜爱的电视节目。有太多的理由令他们不开心了。那么,有办法缓解吗?

提前告知

儿童对未知事物会有感到焦虑的倾向。这时候,家长通过向孩子说明去医院是做什么事、将会遇见什么人,有助于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至于要说多少、提前多久说,都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水平。有一种观点认为:你的孩子几岁,就提前几天告诉他(她)。比如,对4岁的孩子提前4天告知,对14岁的孩子提前2个星期告知。但具体还是因人而异,需要家长自行把握。

给予物质鼓励

出发去医院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带上平时熟悉、喜爱的小物件,比如一个玩具、一张贴纸,让孩子获得一些心理慰藉。也可以承诺在看完病之后,带孩子去做他(她)喜欢的事情,给予奖励。

家长保持冷静
 

更重要的是,家长自己要保持冷静。儿童倾向于从成年人那里获得心理暗示,父母的压力会传染给他们。如果你一路淡定,孩子可能会效仿你,从而获得平静。如果可以的话,去医院的路上可以唱唱歌,玩玩词语接龙之类的游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陪伴与诚实沟通
 

到了医院之后,请尽量陪伴在孩子身边,并和医生、护士一起向孩子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如果孩子问“这个会痛吗?”之类的问题,最好诚实回答,“会有一点痛哦。”“会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不过很快就会做完的,爸爸/妈妈陪着你啊,你好勇敢。”而不要欺骗孩子说“不痛”。诚实回答孩子的疑问,在此基础上再采取技巧缓解焦虑,有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信任,消除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用积极的事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许多家长的经验是,看病的过程中,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积极的事情上,对缓解焦虑很有帮助。比如,你可以和孩子说说做完这项手术后会感觉好多了,可以聊聊期待的动画片,等等。

一名20多岁的患者回忆起小时候父母是怎样帮助她的:在每次抽血和右心导管检查之后,她都会收到一份小礼物。她说:“我父母并不宠溺我,我考试考得好他们也不会奖励我金钱。但那些小礼物,是我父母为了帮我缓解痛苦而做的举动。直到现在,我看完医生之后觉得不开心,就经常会去买个冰淇淋吃。”


怎么做有助于患病的孩子
树立健康的人格?


培养责任意识

肺动脉高压患儿从小就背负了疾病的重压,家长们往往不忍心再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但家长需要警惕的是,不要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了帮助患有慢性病的孩子尽可能像健康孩子一样成长,专业人士建议父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鼓励孩子学习承担责任,就像对待普通孩子一样。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承担自己的健康和药物管理的责任,让孩子逐步学会自觉服药。可以在家里建立起孩子能够胜任的“责任制”,并设定奖励,比如做到一天无需父母提醒自觉服药(或按时吸氧)能获得一朵红花,集齐一定数量的红花能换取一份礼物等等。具体用什么方法,需要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和能力来定。注意目标不要设得太高,要在孩子能够做到的范围内。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信心会增强,变得有能力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好的选择。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与其担心承担责任给孩子带来压力,家长更需要注意让家庭氛围尽量无压力。面对疾病,大人们总少不了沉重的对话,甚至因此发生争吵。关于疾病、治疗、医疗费等话题的争论,请尽量不要让孩子听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努力护理、支持他(她)的一面,避免孩子产生愧疚感、病耻感。

多关注孩子能做到的事
 

患儿和家长都会下意识地更关注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奔跑,“不能”上楼梯,“不能”打球,“不能”去旅游……其实,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能”做到什么,并引导孩子发展体力消耗小的、能在静息状态下完成的兴趣爱好,比如看电影、听音乐、下棋、画画、拼图、阅读、做手工等等。你可能会发现,孩子“能”做到很多事情。


其他小贴士

• 在和孩子谈论有关疾病的话题前,先解决好您自己的问题,不要把您自己的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投射到谈话中,影响孩子的情绪。

• 如果孩子做了一些对身体健康不利的事情,不要发火责骂孩子,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自行思考这个错误带来的后果。比如“你知道吃药是为了让你的心脏更强壮吧?今天没有按时吃药,你觉得你的心脏会怎么样?”

• 一定要向孩子的老师、同伴、同伴的家长说清楚孩子的病情,避免他人由于不了解情况而做出有损孩子健康的事情。

• 药物副作用可能导致面部潮红,有的孩子会很介意,尤其在青春期更是如此。如果你的孩子为此感到低落、焦躁,请不要觉得他(她)是矫情,建议和孩子开诚布公地讨论,减轻孩子的外貌焦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防线,心理,家长,焦虑,意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