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长期喝浓茶致重度贫血?医生:如何正确饮茶,注意这6点
8月12日,长沙一位65岁老人,日常生活是一半茶叶一半水,一天茶叶量在50g左右,在散步时重度贫血晕倒被送入医院,医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原因竟与长期喝浓茶相关。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源头。从最初的神农尝百草,有人认为的“茶医百病”,到现代人作为居家必备、待客首选。饮茶养生成了很多人的保健方式,但是如果饮用不当,也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严重时候也会令健康受到伤害。这名老人就是因为茶中的鞣酸,在肠道中容易与食物中的铁质或补血药中的铁结合,产生沉淀,大大降低了铁的吸收率,造成的缺铁性贫血。所以我们饮茶时需要注意的有:
1、饮茶需要注意量
茶里含有芳香族化合物能够溶解油脂,在吃完油腻的食物后,喝上一杯,是可以帮助肠胃的消化。但是对于一般人来说,每天饮茶量在2~6g左右,且最好分1~2次冲泡为宜,如果体力劳动量较大的,消耗大的,进食量大或进食油腻食物多的,烟酒量大的,可以适当提高每天饮茶量。
但是如果是孕妇、儿童、神经衰弱或是心动过速的人饮茶量就要减少或是不喝。
仍然坚持大量饮茶的话,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焦虑、心悸、食欲不振等。
2、不喝隔夜茶
茶叶的基本组成是蛋白质和糖类,而这也是细菌和霉菌繁殖的养料。隔夜茶,失去了营养价值,茶水变质后,人也容易出现腹泻。
3、喝茶时注意温度,冷热适宜
泡茶后分凉茶、热茶、烫茶。我们一般主张喝热茶,40~56摄氏度的茶为宜。超过62摄氏度以上的茶,就是一柸烫茶了,容易对咽喉、食道造成烫伤,还会刺激胃,长期喝烫茶还会造成相关部位的一些病变。在夏天,有人会喜欢喝冷茶来防暑,但这实际上只会给口腹带来凉感。而饮用热茶可以使人的体表温度在10分钟后下降1到2度,也更易吸收,利尿,排汗。
4、不喝新茶
新茶即为新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虽然这种茶形、色、味都比较好,但是由于存放时间太短,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醇类、醛类物质含量较多,会使人腹痛,腹胀。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兴奋神经系统,加重心肾负担。鞣酸还有收敛作用,加重便秘。
5、饮茶时注意时辰
女性在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更年期,这四个时候都不适宜饮茶;临睡前不饮浓茶;晨起空腹或进餐时不大量饮茶;酒后不宜饮茶;泡茶时间用烫水泡开后5~10分钟为宜,冲泡好的茶在30~60分钟内喝掉最好。
6、喝茶要依据体质讲究种类
茶叶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分凉性及温性。燥热体质喝凉性茶,虚寒体质喝温性茶。
如红茶跟绿茶的区别,绿茶属于不发酵茶,茶多酚含量高,保持了其原始的性质,刺激性也较强;红茶是全发酵茶,经过“熟化”后,较为温和适合晚上饮用,特别是脾胃虚弱的人,加点奶还有温胃作用。
另外,还要依据自身的体态来定,较为清瘦的人更易上火,爱喝浓茶,会加重其内热,上火症状。所以,瘦的人多饮清水饮料就行。如梨煮水、菊花茶、白开水等。
经常饮用浓茶的,不仅会伤胃,心,肾等,长期喝的老年人还容易骨折。有喝茶习惯的人,可以不定期给自己补充钙、铁、锌等微量元素,防止缺失造成不良后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罗医生健康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