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准备就是为即将进行的麻醉和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又快又好地消灭麻醉手术期间每一个潜在隐患。
本文由“梧桐医学”授权转载
作者:黄琋玟 | 审核:许双 | 编辑:黄琋玟
每个医生都是从小白开始的,还记得当时的自己麻醉前准备不到位,被二线 “猛怼” 的场景吗?当这一项麻醉基本功变的如鱼得水之后,其实细细回味前后的反差,每个操作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麻醉前准备就是为即将进行的麻醉和手术做好充分的准备,又快又好地消灭麻醉手术期间每一个潜在隐患。
领取麻醉药品
现在麻醉科的毒麻药品管理的都很严格,不会随意的放在手术间自取,进手术间之前先去药房领药哈,种类、剂型、数量、核对签字一样都不能少,别忘了拿藏在冰箱里的肌松药。
检查电源
麻醉机的检查与设定
蓝色-氧气管道;灰色-N₂O管道;黄色-压缩空气管道。
各种气源衔接管接头均有不同口径或构形确认无误后将气源接至麻醉机上的相应部位进行检查。
打开麻醉机电源,若未连接中心氧源,则有低氧压报警。
旋钮开至最大时,氧流量应能>10L/min
旋钮关至最小时,氧流量应>150ml/min
按压快充氧后氧压表应回升至0.4MPa或更高。
若快冲氧时氧压表显示压力低于0.4MPa,表明钢瓶氧气快耗竭,需要尽快更换氧气钢瓶,避免麻醉过程中氧气耗竭。
确保氧浓度不低于25%。
氧、笑联动检查包含两个步骤:
1. 连接螺纹管和呼吸囊。
2. 手堵螺纹管出口,检查手控状态下呼吸回路的气密性。
将氧流量关至最小,用快充氧将呼吸道压力冲至40cmH₂O,此时应有连续高压报警(高压报警限需设置低于40cmH₂O),同时在15秒内压力应仍高于30cmH₂O。
3. 用快充氧将呼吸囊充气,检查手控通气是否有效。
4. 将呼吸囊套至螺纹管出口,由手控通气改为机控通气。
容量控制模式(VCV):
设定呼吸频率(10~12次/分);
设定吸:呼比(1:2~2.5);
设定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气道压(30cmH₂O)报警上下限(一般为预定目标值的±30%),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手堵螺纹管出口,机控通气状态下应有连续高压报警(PCV时除外)。
1. 位置是否正确,固定可靠。
2. 挥发罐内药物是否充足。
3. 是否开启、关闭灵活,确保挥发罐处于关闭状态。
发现钠石灰失效(变为紫色或蓝色)应及时更换。
更换钠石灰后应再次检查麻醉机通路是否漏气。
检查废气排放管道是否连接,预留的开口是否通畅。
选择与病人面部相匹配的面罩:
病人核对
姓名、住院号、手术类型、手术部位、主刀医生(与患者的腕带、病历核对)
牙齿情况、隐形眼镜、所带金属和贵重物品
过敏史
禁饮、禁食情况(表1)
特殊用药的执行情况(抗凝药、降压药、降糖药、平喘药等)
麻醉知情同意书和镇痛泵签字
表1: 禁饮、禁食情况
监护仪的连接与设定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神经肌肉监测、麻醉深度监测、体温监测等。
设置心率报警 50-120bpm
设置SPO₂报警 93-100%
设置NIBP报警 85-150mmHg
设置有创血压(ABP)报警 85-150mmHg
设置ETCO₂报警 30-45mmHg。
设置体温(Temp)报警或关闭。
药品准备
根据所需药品及其配置方法,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并分别标明药物名称及浓度。
阿托品+至少两种血管活性药物备用;
确认肾上腺素存放位置。
镇静药+镇痛药+抗胆碱药+肌肉松弛药+拮抗剂+止吐药+术后镇痛药
插管设备准备
1. 光源亮否;
2. 尺寸是否合适;
3. 需用可视喉镜时注意电量是否充足;
4. 一次性喉镜片是否破损、污染;
5. 可视喉镜插管也要准备普通喉镜备用。
根据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体位等选择导管,经口/经鼻插管?普通管/加强管?单腔管/双腔管(需区分左右)?
1. 导管型号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导管内径(ID)、导管外径(OD)、F型号、插管深度,ID每个号相差0.5cm(表2)
1. 硬度适宜;
2. 导管芯进入到导管前段侧开口以内位置后,将导管塑形成“J”形,可根据患者脖子的长短调整“J”前段钩的长短。
准备:液状石蜡、棉签、特殊固定胶布、插管钳子。
吸痰装置准备
1. 已消毒的吸痰管/一次性吸痰管;
2. 与手术使用导管尺寸合适,吸痰管最大外径<气管导管内径的1/2;
3. 准备多根,每次使用后及时更换。
其他
针对不同手术病人准备各种输液用的液体;
根据病人情况、所加药物等控制液体输注速度,并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开始术前用药、麻醉诱导、椎管内麻醉之前都需确定已建立至少1条通畅的静脉通路;
急诊创伤或者休克病人,建立多条有效静脉通路(必要时可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尽量保证输注液体的温热。
检查微量泵能否正常工作,是否连接电源;
依据手术病人的身高、体重、年龄等设定相关参数。
不同型号动静脉穿刺针、一次性可视喉镜片等一次性耗材;
椎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的麻醉包/盒。
麻醉诱导和插管前进行,能显著延长呼吸停止到出现低氧血症的时间。
方法:
氧流量>6L/min,用尽可能密闭的面罩吸氧,平静呼吸时间超过3min或连续做4次以上的深呼吸。
除麻醉医生外,本台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均至少1人在场;
再次检查已准备好的监测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尤其注意检查除颤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备用状态。
应迅速检查:
编辑:牟雪
校对:Michel.米萱
米勒之声编辑部
米勒之声,用心相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