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卫健委下发通报称,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3名医生感染新冠肺炎,相关人员和场所已采取相应防控、隔离、消毒等措施。
根据通报信息,8月10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发热门诊3名医生核酸检测后呈阳性,8月11日诊断为新冠确诊病例。据悉,该3名医生均完成两剂次新冠疫苗接种。梳理发现,自本土出现“德尔塔”毒株以来,全国多家医疗单位出现“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现象。8月12日,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通报,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ICU病房的一名护士,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呈阳性。初步调查,该护士从7月29日起开始严格遵守管理规定,怀疑是发生了职业暴露,抢救危重病人的过程中被感染。7月31日,郑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松强在发布会上表示,郑州此次疫情主要发生在医院内部,波及人群包括保洁人员、医护人员等,这也说明少数医院在落实院感控制方面存在一定漏洞。根据健康时报消息,7月29日中午到7月31日上午,扬州广陵区湾头镇某卫生中心一医务人员,在核酸检测中被感染新冠。7月19日,广东清远市人民医院在对闭环管理的隔离区工作人员例行监测中,清远市人民医院一感染科护士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6月11日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在对医务人员进行的例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发现两名阳性感染者。初步推断,两医护人员意外暴露造成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新版的
《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
指引建议,对普通公众来说,
除了在密闭场所需要戴口罩外,当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和公园等室外场所时,也需要佩戴口罩。
公众日常要注意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
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等。
日常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习惯都可能对口罩造成污染。佩戴口罩常见的错误方式有哪些?口罩怎样存放更卫生?戴口罩长痘、过敏怎么办?一图了解↓↓↓



内容综合:药店经理人、广东卫生信息等文章转自:三甲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