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年脓毒症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1,42(07):726-730.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10604‑003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1887);
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2017YQ015);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9QA1408500)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脓毒症相关文献,回顾近年来全球脓毒症相关研究的成绩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借鉴。
1 材料和方法
1.1 数据检索
于2021年4月24日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使用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提取并分析数据,仅对论著类型的文献进行分析。搜索使用的术语为:标题=sepsis,文献类型=article,发表年份=(2010—2020),语言=English。
1.2 数据收集
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获取文献数据,随后对检索数据的输入和收集进行验证,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下载txt数据,将其导入VOSview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文献特征,包括国家和地区、机构、作者、文献来源出版物、出版时间、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顶级论文、影响因子、H指数、被引频次和关键词。H指数一般用于评估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其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本文中的H指数是基于索引结果,有h篇文献已被引用至少h次,则H指数为h。利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绘制柱状图、折线图。利用VOSviewer软件构建可视化共现网络。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H指数和被引次数的关系。
2 结 果
2.1 文献概况
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2010年至2020年脓毒症相关文献共21 902篇,剔除会议摘要、信函、修整文稿、新闻项目、撤回稿件、书籍以及综述等类型文献,最终收入论著为10 965篇。2010—2020年脓毒症相关文献的发表数量逐年上升,2010年脓毒症相关文献发表数量为589篇,2020年脓毒症相关文献发表数量达1 665篇。
统计文献来源于134个国家或地区。发表数量前十位的国家或地区中,美国(3 318篇,30.260%)、中国(2 404篇,21.924%)和德国(741篇,6.758%)居前三位(图1)。
中国脓毒症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增速迅猛,2020年发文量(622篇)约为2010年(33篇)的18.8倍,并成为2020年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与中国相比,美国和德国发文量增长速度缓慢(图2)。
本次统计中,脓毒症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排名首位的机构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发表相关文献222篇,占2.025%(表1)。值得注意的是,脓毒症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的十所机构有7所为美国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分别位列第2位和第7位,上海交通大学近几年发文数量显著增加并跻身第8位。此外,浙江大学(119篇,1.085%)为中国发表脓毒症相关文献数量第二多的机构,居全球第11位。
2.2 文献作者分布
经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发文量前十位作者共发表653篇(表2)。前十位的作者姓名中有6个为中文姓名拼音缩写,经查阅文献发现,由于中国作者姓名的特殊性,存在重名、同音不同字以及同姓氏且名首字母相同,使得不同作者使用的英文署名相同,从而导致数据库统计误差,故针对中国作者的排名分析并不准确。为避免姓名缩写的重复,将指代不清的姓名排除,发表脓毒症相关文献数量排名前三的作者分别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Tom van der Poll (89篇)、美国匹兹堡大学的Derek Calder Angus (65篇) 和比利时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Jean‑Louis Vincent(58篇)。
2.3 文献学科与期刊分布
10 965篇脓毒症相关文献主要涵盖的学科为内科学(2 872篇,26.192%)、免疫学(1 171篇,10.679%)、实验医学(963篇,8.782%)、外科学(887篇,8.089%)、儿科学(819篇,7.469%)等,其他学科还涉及重症医学、药理学、血液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
脓毒症相关文献刊发数量居前五位的期刊依次为PLoS One、Critical Care Medicine、Shock、Critical Care和Journal of Critical Care(表3)。相关文献刊发数量居前十位的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平均为5.252,其中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9年影响因子为17.679。前十位期刊发表的脓毒症相关文献数量占此研究检索结果的21.609%(2 369/10 965)。
2.4 文献被引情况与H指数分析
脓毒症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前十位国家的H指数和被引频次见图3,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指数和被引频次呈正相关(r=0.990,P<0.001)。在此次文献检索中,美国的H指数和被引频次明显高于其他国家,H指数为124,相关文献被引用114 594次,平均每项被引33.78次。其次为德国(相关文献H指数为71,被引用次数为39 112,平均每篇文献被引用52.78次)、荷兰(相关文献H指数为69,被引用次数为37 285次,平均每篇文献被引用64.28次)。中国发文量仅次于美国,但H指数和被引频次分别排在第4位和第6位,相关文献H指数为61,被引用次数为28 586次,平均每篇文献被引用仅为11.89次。
2.5 被引频次最高论文
总被引频次最高的十篇文献被引用量均超过700次,其中被引用最多的3篇文献分别是“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Definitions for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Sepsis‑3)”、“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2”和“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2016”。前十篇文献来源的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的平均值约为32.450,最高为74.699。其中,有5篇文献来源于2019年影响因子>45的期刊,且4篇来源于JAMA (表4)。
2.6 脓毒症相关研究热点
运用VOSviewer软件对10 965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共有905个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超过15次,共有310 473条链接。这些关键词主要分成5个族群:“疾病相关”“发病机制相关”“诊治相关”“实验研究相关”“预后相关”。在“疾病相关”族群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脓毒症(sepsis,5 430次)、炎症(inflammation,1 396次)和表达(expression,980次),在“发病机制相关”族群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感染(infection,1 585次)、生物标志物(biomarker,587次)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545次),在“诊治相关”族群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3 277 次)、死亡率(mortality,2 239次)和流行病学(epidemiology,1 104次),在“实验研究相关”族群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多中心(multicenter,264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199次)和凝血(coagulation,164次),在“预后相关”族群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是危重症(critical illness,1 004次)、治疗(therapy,600次)和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460次)。
3 讨 论
2010—2020年作为脓毒症新旧定义的重要过渡阶段,学界在此期间对脓毒症的认知转变势必激发研究者新的研究热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近十余年间脓毒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和相关热点,也能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期刊、作者等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本研究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10—2020年脓毒症相关文献进行多角度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中国和德国是全球脓毒症相关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的三个国家。H指数与被引频次分别体现了文献的质量与影响力。中国在脓毒症相关文献发表数量上居全球第二,但H指数(全球第四位)和总被引频次(全球第六位)与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该结果提示,中国学者在提升文献质量和影响力方面尚需努力,对脓毒症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脓毒症研究方向主要涵盖内科学、免疫学、外科学、实验研究医学、儿科学等多个学科,其中内科学方向发文量最多(2 872篇,26.78%)。脓毒症相关文献发文量前十位的期刊2019年平均影响因子约为5.252,发文量占统计相关文献总量的21.605%(2 369/10 965),其中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19年影响因子最高,为17.679。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PLoS One,其2019年影响因子为2.74。本研究对总被引频次前十位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研究仍主要聚焦于临床相关指南和治疗策略,脓毒症发病机制的基础性研究相对缺乏,这给研究者们提供了未来应努力的方向。文献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表示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越多。通过VOSviewer软件分析发现,关键词主要分布在“疾病相关”“发病机制相关”“诊治相关”“实验研究相关”“预后相关”5个族群,对比可以发现其中“实验研究相关”族群关键词出现频率和密度远低于其他族群,这也证明脓毒症相关基础性研究相对缺乏,文献仍集中于临床指南和治疗策略的探讨。上述结果一定程度反映了脓毒症相关研究热点,同时也敦促全球研究者在基础性实验研究中投入更多精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