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身患重疾康复后的吉水刘先生给江西省中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送来了几面红彤彤的锦旗,衷心感谢血液科医护人员让他重归健康、重获希望!
近日,身患重疾康复后的吉水刘先生给江西省中医院血液科医护人员送来了几面红彤彤的锦旗,衷心感谢血液科医护人员让他重归健康、重获希望!
刘先生所患的疾病叫做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牙龈出血、鼻出血及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情况。目前ITP治疗的近期有效率在80%以上,但部分患者可发展成慢性,甚至转为难治重型,长期反应率十分有限。转为慢性ITP后,患者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时间会延长、有效率下降,甚至产生耐药或无效,导致临床上严重的出血危害,且因病情难治、患者四处转辗求医以及昂贵的治疗费用,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身心伤害和沉重负担。
祖国医学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将ITP归为“紫癜病”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病多为禀赋不足、五脏功能紊乱加之六淫邪气、毒邪侵袭,致气血化生不足或耗斫过度,气不摄血,血行于脉道之外,血液外溢而最终发病。运用中医药联合、中西医结合的方案治疗ITP可以有效降低ITP转慢性率、缩短患者的治疗周期,同时对许多慢性难治性和重型ITP也有令人满意的疗效。目前,江西省中医院血液科运用中西医联合方案成功治疗了许多慢性难治性ITP,让患者在减停药物的情况下血小板计数保持在正常或安全水平,让患者重归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状态,给患者及其家庭带去了健康和福音,刘先生就是众多中西医结合治疗受益者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今年58岁的刘生生于2015年发现血小板偏低,当时未予系统诊治。2018年2月出现出血现象后曾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最高上升至130×109/L,其后自行减量至停服,停药后未予系统监测血常规。2018年6月因足踝部外伤瘀肿难消,复查血小板计数极低而至某省级医院住院再次系统诊疗,予以促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治疗后血小板可短暂上升至正常,但停药后小板又快速进行性减低,最低时计数下降为2×109/L;其后患者在当地医院继续予血小板生成素药物间断注射治疗,血小板计数仍不能稳定,且逐渐表现出耐药情况,患者遂于2020年8月来我科住院以求中西医结合治疗。
来诊时刘先生血小板计数已降至个位数,周身可见多处出血情况,病情急重,且合并高血压病、颈动脉狭窄、焦虑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由于病情反复不愈,刘先生的焦虑表现愈发明显,有时甚至彻夜不眠,病情的困扰让他感到十分痛苦和绝望!入院后根据“急着治其标”、“标本缓急”的原则,前期先后予以了丙种球蛋白、促血小板生成素、甲强龙、环孢素等药物单药或联合用药治疗,血小板可暂时上升至40×109/L左右,但一停上述药物便又出现了既往血小板计数不稳下降的现象,疗效难以巩固。难题摆在了血液科医生们面前,在科主任曾英坚的带领下,针对刘先生的病情科室组织了多次疑难病情讨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在反复详查细诊后,血液科为刘先生制定了应用中药汤剂内服及穴位贴敷等中医综合方法介入干预的治疗策略,予以了特色中药汤剂“消斑升板汤”口服及特色“升血小板贴”穴位贴敷外治。经上述治疗十余日后,2020年11月8日复查血小板为125×109/L,计数已恢复至正常水平以上。在其后的继续减服激素等药物过程中,血小板仍维持正常水平,11月23日复查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已上升至147×109/L,困扰刘先生及其家人的“心头大患”终于得以解除,刘先生也可以重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去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