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是减不下来?
福州5岁男孩天天(化名),
身高113厘米,
体重却已经有50斤了,
已超出同龄儿童的正常体重。
天天的妈妈,
趁着幼儿园放暑假,
陪着孩子餐后户外快走,
或者是跳绳,
每天运动时间大概在1小时左右。
但是,
天天仍旧“保重”,
天天妈妈很困惑
“运动量挺多的了,
为什么还是减不下来?”
因为肥胖的问题,
妈妈带着天天到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
接诊后,
该院儿保科陈铭雨医师
建议天天做了相关的代谢检查,
并未发现异常。
经过询问,
医生发现天天的运动量其实
并没有想家长认为的“挺多”,
大多都是以快走、少量跳绳为主,
每天大概1小时左右,
而且饮食也没有注意控制。
因此体重才控制得不好,减重困难,
她诊断天天属于儿童单纯性肥胖。
陈铭雨表示,像天天这样5岁的学龄前儿童运动应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核心目标动作,这是一切身体活动的基础。
基本动作技能是身体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比如行走、跑步、跳跃、投掷和踢这些基本动作,这些动作是许多运动、竞技和身体组合动作的基础。
学龄前期儿童处于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户外运动体验来发展孩子的基本动作技能。
同时,儿童在户外运动比室内运动会表现更加活跃,有助于增加身体的活动量;户外活动是预防儿童近视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通过照射阳光调节钙磷代谢,从而促进骨发育。
陈铭雨提醒,学龄前儿童的运动类型可以包括日常活动、玩耍游戏以及体育运动等多种形式活动,一般可以鼓励儿童进行独自游戏、亲子游戏或者同伴游戏。
可以促进儿童的专注力、培养思考能力。
可以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的发育,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可以增加人际活动,促进儿童社交能力的发展。
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情感,进而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因此,用一些比如简单的家务活、跳舞、自行车、跳绳或者中高强度的体育运动等。
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不仅可以发展基本技能,还可以锻炼儿童的心肺功能,强化全身各部位的骨骼肌肉。
目前按照我国最新版 《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的要求,学龄前的儿童每天要累计运动时间至少达到3小时(180分钟),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应累计不少于60分钟。以上这些时长的运动可以累积,不要求一次性完成,但运动量要够。
所以,运动不仅仅要动起来,还要运动够时间。在足量运动的时间里,建议每天要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帅/文
编辑:杨小懒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